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他的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29岁起,出仕,后因母丧辞职归家,在家乡混阳开始躬耕。后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继而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42岁起,归田躬耕,直至贫病交加而下世。陶渊明为世人所道的名声,从他的田园生活开始,或许是家道中落,陶渊明归隐田园的举措,包含了许多豁达与乐观。这也是陶渊明诗作境界的由来。
归隐田园是陶渊明厌倦官场污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所采取的洁身守志路,是他与黑暗社会决裂的对抗行为。一方面,陶渊明归隐,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是消极行为,另一方面,归隐田园是寻求人格独立之道,是一种“自我实现”行为。或许是在晚年的时候归隐,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决心避世而居,再看看这山水,自然纯朴,其中乐趣,也对人生颇有启发。对于当世而言,陶渊明诗作里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颂,对人生的感悟以及自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及至今日,陶渊明的诗歌所散发的光辉愈创造亮。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我们已经抛弃了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活,生活被机器被工作充斥着。有不少人都被这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向前奔涌,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稍作休息,没日没夜的奔波。为了排遣这种苦恼,有些人选择将一些时间花在与自然的亲近上。他们在乡下置办住宅,吃的是自己的田里种出的蔬菜,享受原始的劳作,在今天显得奢侈的快乐。尽管我认为这并不算一种真正的回归,但也可以从中窥见,几千年来从陶渊明的作品中传承的田园信仰,已经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陶渊明这位古人,对于当代的我们仍然发挥着他归隐田园,隐逸之宗的精神,他营造出的“世外桃源”今天仍然是我们憧憬的乌托邦。不可否认的是其隐世避世的作风带上有消极避世的心态,“小隐于野大隐于市”当代社会中,真正能脱离世俗又有几何?于是人们只能一边读着陶渊明的诗作,一边寄情于文,以此来抒发不能完全归于自然的郁闷。
不知是现世的有幸还是现世的悲哀,承蒙先辈的牺牲,现世已和平,国家已安宁,陶渊明过去所唾弃的官场污浊,至今已不复存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不再因为安居乐业而幸福洋溢,欲望愈发增大,幸福感愈来愈难提升。没吃过苦的人不知何为疾苦,而会因为没有买到想要的东西就觉得悲痛欲绝,痛不欲生。陶渊明脱离世俗回归田园,随心而作所得到的快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有欲,我们再也不能割舍与世俗的联系,也不能得到脱离世俗的快乐,只要我们有欲,就永远不能彻底满足,这也是幸福里的悲哀吧。
陶渊明田园生活对于当代的价值,我想也许就是寄托人们对于归隐的向往之情吧。在这个被欲望充斥的时代,再读其诗其文,于是在蠹雾弥漫的现代都市,又闻到了青草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其意境就好像现世的桃花源,心灵的乌托邦,让我们拥有只要心有所向,说不定必有一天会到达的美好愿望。偶尔忙碌的时候,也能在心里的乌托邦放松心情,回归现实再继续一往无前吧。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建立,乡村生活逐渐淡化在人们生活的印记,一片片乡村被搬迁,被推到,土地覆上水泥,平地起新的高楼。陶渊明的诗文,从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保护绿水青山。既然不能归隐田园,那么那样自由辽阔的桃花源,外世的我们也不应肆意侵占,唯有青山绿水常在,我们才能偶尔在鸟啼水涧间怡然自得,从而窥见陶渊明当年的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