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教学,不是因为扮演一个权威的角色,或是把我所知的告诉孩子,而是有很多机会去做创造性的工作。每一次课堂都是创造,而且可以很快得到反馈。
我们的第一节课是唱“walking,walking”。虽然是首非常简单的歌,但我们做了很多好玩的相关活动。我们玩“walk,walk,stop”“hop,hop,stop”的游戏(类似红灯绿灯小白灯),小组接力完成各种任务“walk to the door”“hop to the window”。等学了数字以后我们的任务又升级了“run to the door and get three beanbags”。李语默和庄淼淼特别认真,每次都要用手碰一下门才往回跳/跑/走,其他孩子也模仿他们。
教身体部位的英语时,我带孩子们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传递沙包“pass the beanbag with your hand”,王一鑫说“太简单了”! 等到我说“pass the beanbag with your shoulder”,教室安静下来,孩子们紧张地探索如何能安全平稳地用肩膀传递沙包的方法。尤文山发现用头和肩膀夹着沙包,沙包不容易掉下来。但要平稳地传递给另一个人,还需要两个人调整各自的高度、角度,以及有耐心,孩子们屏息静气,每一次成功的传递,就感觉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最后我说“pass the beanbags with your toes”。李与可说:“我穿着连裤袜,要脱下来吗?”。我说“you can pass the beanbag with your feet”,并且示范。但李与可坚持到教室外面换下了连裤袜,和别人一样用脚趾传沙包。传回到我这里时,王彦澄迅速捡起沙包闻了闻,又看看我,软言软语地问:“老师,你下次还用这沙包吗?”
一年级的孩子处于过渡期,在适应小学的节奏。有时候我感觉到他们有些累了,就会让他们随意趴着地上,听着摇篮曲,闭上眼睛。我扮演淘气的小仙女,把一个小孩子悄悄带走,只有他们猜出“Who's knocking at the door?”,这个孩子才能回到他们中间。或是围成一圈,闭上眼睛,手背在后面,我把一颗纽扣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问“who has the button?” 拿着纽扣的孩子要回答“I”。然后听到“open your eyes”时睁眼,回答我的问题“Who has the button?”每次几乎都是全部孩子举手,而且每次都猜对。李慧葆说:“很简单啊,我们只要听是谁的声音就行啦。"我惊叹道:“你们对彼此的声音都这么熟悉啊!”
也有的孩子上课会说:“这么快就上课了,还没玩够呢”。有的孩子坐不住总想躺下。而这时其他孩子就会埋怨他们没准备好或者没做好。作为老师,很希望他们能彼此包容,而这需要老师接受每个孩子原本的样子,再以那作为教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