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主妇何时能走出困境?

《friends》


打开关注的一个新闻媒体公众号,头条就是写李靓蕾和王力宏离婚这事,切入点是家庭主妇不受丈夫认可、辛苦也不能被量化,不鼓励女性当家庭主妇。

这文章写的还挺好的,评论区的一条回复更好:退路的缺失才是家庭主妇问题的核心,进入后就难以脱身不叫选择,叫“陷阱”。

探讨了哪些家庭会有全职主妇、全职主妇视角的家庭分工以及困境,这篇文章给的例子很充足,大部分我也都很认同,也不批判什么,直接呈现了客观结论:对更多的高阶家庭主妇而言,实用的生存手段依旧是保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回归社会。

也就是说,全职主妇只有走出家庭、回归社会正经工作,才能真的破局,赢得尊重。


这篇文章下面跟着的是一篇大厂取消大小周,讨论大厂人恢复双休后的心态,很多人即便恢复双休、周末也会自觉在家加班、自我提升,之前加班的惯性延续了下来。

我甚至特别细致的看了一下文中个体例子的性别:习惯性忙碌不知道为什么的,男性;不知道为什么忙碌、依旧在忙碌的,男性;内心也抗拒这种卷、但还是在自觉卷的,男性。

涨薪80%代价是12点下班、所以拒绝的,女性;思考工作生活工作平衡、想要回归真实生活的,女性;双休用来找对象的,女性。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和前面写家庭主妇的文章对比着来看更有意思。


我突然悟出来了全职主妇不受丈夫尊重的一个原因,很重要的在于劳动强度。

不是说女性不能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去熬,只是现实生活中男性比女性能熬的数量太过庞大——女性有没有机会进入那些需要熬的行业,先别论。

女性因为结婚减少工作时间,或许是主动、或许是被动,已经司空见惯,人们也习惯了婚姻又是女性的退路。

但对多数男性而言,他们除了靠自己和爹妈,别无办法,不喜欢996?还不是得干,不干怎么挣钱养家。

婚姻在某种程度上,是女性的退路,而有退路的人,难以破釜沉舟,或者说逼自己受苦。


忘了在哪里看过的一个说法,男性没有退路,从出生起就被教导着丛林法则,钱、资源、地位,所以他们喜欢关心那些大的东西,金融、地产、军事、科技——仔细一看,都和力量、钱财有关。

女性由于太久几乎掌握不了什么资源(古代的皇帝、现代的主席、省长、公司高层领导基本都是男性),所以会更关注那些小的东西:生活之美、个人情绪。

家庭主妇受到尊重这就像什么,狮子出去打猎回来还对猫咪说,你也幸苦了。


男性执行的就是丛林想法,钱、权,获得钱、权的能力,钱也反应着知识和头脑。

这种情况下,没有自己赚钱更谈不上有权的家庭主妇,怎么可能获得男性乃至社会尊重呢?

任再怎么呼吁“家庭主妇和老公对家庭的贡献是一样的”这句话在道义层面是否正确,在事实层面,那个去向外拼搏、厮杀、争抢回东西的人,才掌握着话语权。


只要女性没让男性看到她也有狮子的能力和拖回家的食物,男女平等就不可能平等。

全职主妇不被尊重,董明珠会、张桂梅会、颜宁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