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女儿进入青春期以后,我就很少“招惹”她,一般都是选择尊重、信任和放手。可是,我渐渐发现,尊重和放手多了,会让她变得有恃无恐。尤其今天的观影之事,终于激起了我和闺女的战火。
上午十点多,我在沙发上休息时,想起了之前只看了一半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于是,打开电视观看起来。看完我才知道,因为上次只看了一部分,观后感有点儿断章取义了。其实电影的核心思想就是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么令人不堪忍受的苦难,都需要心怀希望,因为,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主人公安迪,在做了十九年牢狱发现监狱长是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时,他最终做出了越狱的决心。其实,在进入监狱的第一年,安迪就开始做准备了,他用一个很小的锤子,每天在睡不着的夜里凿洞,就这样,经过十九年的努力,他终于把几米厚的墙壁凿通了,颠覆了狱友瑞德所谓的六百年也凿不通的神话。在一个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夜晚,安迪从监狱里钻出来,又爬出了五百码长的散发着恶臭的管道,游过了一条长河,终于获得了自由!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内心被激起澎湃的浪花,原来,人可以创造出太多无限的不可能,只要心中怀有希望!带着这份感慨,我邀请正在休息的女儿过来再陪我一起看一遍这部电影,因为我觉得对于马上高三的女儿一定很有启发,无论以后的经历会后多么糟糕,只要心中充满希望,一切梦想就都会实现。可是,女儿非常反对,就是不愿意看,依旧摆弄她的手机。经过我的再三请求,女儿终于答应我陪我再看一遍。其实,哪是需要她陪我?是我想再陪她看一遍而已。实际情况是,人家根本不领情,坐在沙发上,耳朵里塞着耳机,眼睛依旧盯着手机,根本就是应付事儿。我一看她这样子就火了,这就是好歹不知啊!又不是让她学习,还是让她看电影,关键是这电影不是什么说教片而是一部给人启发的片子,多好看!你说这个孩子是不是被我惯坏了?咋这么不知道好歹呢?气得我一边说,一边关掉了电视:“不看算了!爱干嘛干嘛去吧!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越尊重越不知道好歹了!”我一赌气去厨房准备做饭了。闺女也一句也不让地跟我顶嘴,最后扔下一句话:“我就是不想看!”也赌气不再搭理我。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吧,女儿主动来到厨房,语调柔软地说:“妈,别生气啦,你看你带着情绪做饭,不怕用刀啊,火啊的伤着自己吗?别生气了哈。”
“你还知道关心你妈啊,我这好心都当成驴肝肺了,瞎操心,伤着也不用你管。”我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流泪了。
“哎呀,你看你委屈的,我就是不想跟你一起看,觉得跟家长一起看很别扭。”
“那你咋不早说啊,我又不是不知道正值青春期的你们都不愿意跟自己家长一起看这个,自从你读高中以后,每次看电影妈妈不都是鼓励你和同学去的吗?”
“是啊,我错了,妈你别伤心啦,找个时间我再看不行吗?”
“爱看不看,反正我已经尽力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实话,我还是很生气的,我全都是为了她好,又不是给她增加负担学习,只是看个电影 她就这样,真是气死我了!
下午,静下心来想了一想,觉得闺女这样做也有她的道理,不愿意看就不看嘛,干嘛非要逼着她看呢?她自己有主见也是好事儿啊,干嘛非要让她听妈妈的话呢?再说了,这部电影就是再好,再有意义,难道孩子不看就对自己没有希望了吗?还是尊重她的选择吧,不看能咋地呢?
在这次“权力之争”中,我又输了,输给了这个特别有主见的姑娘,我也是服了,面对这个被尊重和信任惯了的孩子,我的确不如她内心有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