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静已是常态,谁不渴望青春的热忱

上一次写随笔,还是在寒意未退的二三月,时间轻轻一晃,竟然已经到了赤日炎炎的夏天。

这段时间来我格外地懒散,尤其是疫情在校的时候,11点起床已经算是奇迹了,网课始终挂着,打游戏打到无聊,累了就倒头睡觉。

学习,工作,社交,仿佛这些需要动手动脚动脑子的事情都和我没关系一样。

同学们称这为“摆烂”,我觉得合适但又不太准确。百度词条里查到的“摆烂”,是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不想干了!

我觉得自己还没有恶劣到这种程度。

行为上的慵懒和无所事事,来源于心灵上的一种沉静。

欲望像洪水一样被拦在堤坝里,长时间积攒却得不到宣泄时,就会展现出一种相对的沉静。

我想大多数“摆烂”的人应该也是一样,没有自暴自弃,也不是放弃生活。

只是在眼前堤坝一样又高又大,翻不过,冲不垮的现实困难面前,一时间感到无能为力,无处下手,无地可去。

老实说在大环境如此的情况下,我很难客观地说:“困难总会过去”,“要相信自己”之类的话。

但如果不这样说,又该说什么呢?总不能劝大家真的去“摆烂”吧?

很多时候乐观出自于一种无奈,谁不想努力尝试,勇敢去拼,为自己想要的东西挥洒青春的汗水。

可当这份热忱被逐渐磨灭,锋芒被岁月磨平时,我想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的沉静与积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