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最近在历经一次大重生,因为一个新知识的获得,窥视了自己潜意识病态的一面,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导向好像是错误的,都是由那个不健康的潜意识一层驱使的。反反复复的一周,每日的深思,脑海里萌生出一系列想法,与之前所有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相违背的。
那次真真切切地一次感觉自己完完全全碎掉,满地都是自己价值观的碎地,现在的我,正在匍匐在地面上,一点一点把碎片捡起来,期待着重生后的自己。
这个过程中,我把许多事情都放下了,包括本应值得我认真对待的写作,这一篇,是一直以来的构题,但没有准备好,所以没有选择在公众号上发表,那就当做在简书上写一次初稿。
核心概念就是:感觉,是历史一切理智的总和。
理性有巨量价值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的一句话:跟着你的感觉走,感觉对了,就对了。
起初我不相信的。
崇尚理智的人都明白,甚至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大脑皮层之上,好好的理性分析不用,竟然跟着感觉走?
在曾经幼稚的我眼里,理性是唯一能指引我们导向我们要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大事。
就好比,专业选择、伴侣选择。
不是总得看看未来哪个专业比较有可能受欢迎,比较有可能使你在职场中受益,比较有可能丰富你一生的阅历。
所以你该理性分析,甚至还是编号列点详细地阐述
不是思索两个人性格相处,家庭相处,为自己找到的伴侣投上思索未来的理性的一票?
所以你该理性分析,甚至还要撰写出一个”必要条件清单“。
是,理性确实有巨量价值。
感觉也有巨量的价值
但,感觉难道就没价值了吗?
恰恰相反,承认人类理性的价值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发现人类感觉对自身决策的价值。
感觉的来源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人类为什么有感觉呢?
我们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两个假设啊。
小明,是一个只有理性的人。有一天他看到一只狮子,正当狮子犀利的目光注视到小明,张张大盘口大嘴冲向,肉质甜美的小明。小明皱了一下眉头,嗯,外形巨大,奔跑迅速,很可能会比较强壮,所以策略应该是:嗯!!应该是跑!!
正当小明转身之时,咔擦,头被狮子咬掉了。
小红,一个有理性有感觉的人。她以看到一头狮子,还没当狮子注视到她的时候,她就吓尿了,大脑被恐惧占据了,只剩一个想法:跑!跑!跑!
结果呢?有感觉的小红活下来了,和幸福的男祖先生儿育女,就有了现在的时刻充盈感叹悲欢离合的我们。
这,某种程度上,就是感觉的来源。
你窥视出什么结论了吗?
感觉,是快速决策的工具
其实很明显的,你会发现:
感觉,就是快速决策的工具。
在这个切面去看“感觉对了,就对了”这句话,事实上已经部分合理了,因为生活琐事太多,没有足够注意力去理性决策。
这个买还是不买,车子是偏右还是偏左了,这本书精读还是细读,先洗衣服还是先洗澡,先接孩子还是先买菜。问感觉呗,快速决策,省时。
但是仍然有不合理的地方,怎么来保证感觉决策的准确性呢?
就像驾驶车辆的时候,怎么就保证了车辆确实就如你感觉一样,停得偏左了一点点,或者是停得偏右了一点点呢?
感觉,是靠理智积累出来的。
不久以前,我开车是开不出直线的,对车的直线行驶感不准,教练常常臭骂我一顿。
后来,教练说,用自己右脚对着路面中心开。
我很努力地调整,起初,我特别恐惧,因为我觉得车子根本就没有走直线,觉得随时都要偏离到另外一条车道上。
每一次都要用理智调整自己的感觉,告诉自己“不不不,这才是正确的直线”。
不久,旧的恐惧感觉消失了。新的安全舒服感出现了。现在开车,反倒是右脚没对准路面中心的时候,我感觉到恐慌、害怕。前后的区别就是,感觉被我调整重造了。对的,
所谓感觉,只不过是一次一次理智调整积累出来的罢了。
这其实是普适的概念。
细细回味一下,生活由选择构成,你那些无数个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选择,是怎么做出来的?
坐公交车,是等车的时候把卡握在手里,还是上车再开始找卡?
晚上回家时,是先拖鞋还是先开灯?
选书,你是看着封面选,看着作者选,看着内容选,看着出版社选?
……
你会发现,你之所以会选择某个选项,是因为你曾经为你的选择思索分析出一个理由。
我是肯定会等车时就拿到卡,因为,我的原则是:不耽误大家的时间。而事实上,我等车的时候,脑子里会有不耽误大家的时间的想法吗?真没有,它已然成为我的”隐性决策考虑点“,而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感觉。
——我不拿卡,我等车我都等的不安稳。
从开车过渡到生活的一切选择,你可以发现有一个更高度的概括:
感觉,是历史理智的总和。
这就是,今日最重要的主题。
与生居来的能力和任务
于是,你有了两个与生居来的能力。
- 使用的理性分析做当下慎重的决策**
- 相信你的感觉做当下快速的决策**
同时你也有了两个核心任务:
- 培养自己理性的能力
- 利用自己理性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感觉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