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NO.49
不能用大脑来管理事件。
大脑是CPU不是硬盘。若用来记忆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要学会对大脑中的事件进行收集,然后将这些杂事(担心、关注、想法……)记录到手机里,以便清空大脑让其用于思考。
杂事不可以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行动!
连接杂事与行动之间的3个问题:
第一,是否要做?【选择】
第二,我要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关键】
第三,我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我+动词+关键人+事情】
NO.50
反思三问清空大脑
要把大脑里的想法和杂事转化为下一步行动和情境清单,以及日程表,就必须经过这3个问题:要不要做?我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NO.51
遇到大事难事怎么办?
做一件事由想法到最终得到的结果,是需要把想法或者杂事转化成N个下一步行动,这也是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
做事需要先有意义再有条理。
首先通过这3个问句对杂事进行取舍:要不要做?我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然后才是对事件的分类。判断它是应该被删除掉,扔进垃圾桶,还是应该进入情境清单,或者是进入日历,亦或者进入项目清单,亦或者进入将来/也许清单。
NO.52
先有意义(筛选),再有条理(分类)!
删除80%不需要做或者不需要自己做的事;
还没有考虑清楚,暂时放入“将来/也许”清单;
待办的就放入日历和情境清单中。
—日历:少且有截止时间承诺的;
—情境清单:多且没有截止时间承诺的,还可细分为在家、办公室、外出、电脑旁、等待……
NO.53
反思的3个视角
一事:三个问句(先有意义后有条理)
一日:要事优先(青蛙)
一生:高空系统(五万米高空)
NO.54
反思:最好在安静的早上,比别人早起1小时,花3分钟写晨间日记,推荐用印象笔记app。
做计划:花10分钟,看日程和清单用三个问句排出今日要做的事。推荐用手机上的日历,清单系统更重要。
NO.55
周检视
时间:
一周的任何一天,最好在周一、周五或者周日。
内容:
对过去一周的反思,还要对未来一周进行计划。
需要关注的版块:1、日历;2、清单系统;3、清空收件箱。
NO.56
月度检视—德鲁克的“回馈分析法”
1.列出未来9到12个月的目标;
2.每月都去检视自己在过去一个月中得到的成果与自己所定目标的关系。
NO.57
如何成就一件事?
1、烂开始。
设定目标,从最重要的小事开始行动。
2、反复练习。
开始后持续做,期间需不断地对目标进行修正与改进。按照每周,每月,每年的“反思”架构,并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8个周期来进行不断复习,记住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3、以梦想为做事标准。当牢记梦想与目标后,每天我们在选择做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就有了标准。
年度目标要按照周期去检视与回顾,将目标牢记,并且把目标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调整,最终让目标成为每天行动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