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有一天下午,毕加索在咖啡厅里突然有了作画的灵感,于是就在餐巾上画了起来,这个时候,坐在旁边的一个女人看到了,觉得他画得非常好。
几分钟后,毕加索喝完咖啡准备离开,当他打算扔掉那块餐巾的时候,那个女人对他说:能不能把那块餐巾给我?我可以出钱买。毕加索说:当然可以,那你需要支付2000美元。那个女人懵了:怎么可能,你只不过画了两分钟而已。毕加索说:夫人,并非如此,那耗费了我30年。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毕加索因为有30年勤奋作画的积累,于是就有了2分钟挣2000美元的资本。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就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认为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就会慢慢走上挣大钱的道路,好像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路线,从经验为0开始,升到 1万点,可以给你个连长干干;升到 10万点,可以给你个团长干干;升到100万点,就可以当师长了。
然而,对于师长这种高级将领,就凭你前面练枪法、搞队列,恐怕是当不上的,因为不同层级的将领,管的完全是不一样的事情。
对于一个士兵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单兵作战能力。
对于连长,主要是列队指挥和贯彻指令。
对于团长营长,主要是火力搭配、团队管理。
对于将军,主要是队伍的服从,谋略和派系。
对于元帅,则无论如何和政治扯不开关系。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你刚好就是那个想当元帅的士兵,那么我们来模拟一下,你需要做多少事,才能当上元帅?
首先,你得是一个优秀的士兵。你必须枪法非常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当上连长。
其次,你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连长。当进入战术展开,要迅速占领一个山头阵地,必须比其他人更快地判断地形高低和火力点位置。具备了出色的战术才能,才能够升营长团长。
第三,到了团级,你必须表现出领导力。身上霸气侧漏,让身边桀骜不驯的军人都服从于你,奉你为大哥,兄弟们江湖义气,水里来火里去。这样你才有资格升到师级军级。
最后,到了师级军级,你必须“讲政治”。在文官政府中,找到一个靠山,而且靠山还得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同时你的治国理念还要符合本届政府的当前需求。这样你才会被升到元帅。元帅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军事,而是“宫廷”。
可见,在不同的阶段,你需要不同的才能。在每一个阶段,你都要脱胎换骨。从拼枪法切换到拼地形,切换到拼酒量拼情商,再切换到拼头脑拼谋略,完全是不同的生态环境。
你不是打一份工,你是打四份工。别人过一辈子,你是过四辈子,才能当上这个元帅。
所以,历史上能当上元帅的士兵,几乎是没有的。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也是一样的。决定我们上升的,其实不是本职工作的勤奋程度,而是我们的框架模式。
你想赚几十万。很容易,早点辍学去东莞打工就可以了。
你想赚一百万,那你读到大学毕业,老老实实在企业上班。
假如你辍学打工多年,辛辛苦苦攒了50万。某一次回家过年会发现,当年的初中同学已经有人身价500万了,因为人家坚持读完了重点大学,在腾讯做码农年薪几十万,还在深圳买了房。
在人生最初的 15 岁到22 岁,你的收入远远高于这位同学。 甚至他还是负支出。但是当他踏上工作岗位,收入就会渐渐反超,过几年更是远远把你抛在身后。
你还想追上他,可能吗?答案是没有机会了。
无论你工作多么勤奋,哪怕你每天加班,工作时间延长一倍,收入的差距也无法弥补。
打工出卖青春,永远就是几十万档次。
如果你想有同学那样的收入,首先你得去读个大学,然后到一线城市去打拼,最后还需要岁月磨练、机遇造化。这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整套事。大学文凭+深圳打拼+深圳定居,这几件事是环环相扣的。
模式的残酷性也就在这里,一旦选定了,就再也回不了头。
一般而言,大学里的班长学霸,都不是混得最好的。
毕业之后,那些起薪最高的人,通常也不是混得最好的。
毕业三五年之后,第一次聚会,那些收入最高、行业最火热的同学,八成也跑不远。
真正的竞争,要到30岁以后。30岁之后,那些做生意的、创业的,有望成为身价千万的人,才会冒出来。
而整个长跑,可以一直维持到 30到45 岁左右。到了45岁以后,那些做实业的、混官场的、搞人脉的,赚一个亿的模式才会冒出来。然后就会发现,突然就有一个同学发了, 突然就有一个同学当了大官。
最终全班40个人,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毕业照片里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德川家康说,人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躁。模式才决定了人的最终高度。
不同的模式之间,虽然收入差10倍,可劳动量并不增加10倍,而是辅助资源和复杂度加倍了,当然,并不是10倍的增加。
你在东莞打工,那你只需要年轻能加班就行了。
而如果你做码农,你就需要大学文凭,而且必须投奔一线城市,只有那里才有互联网公司。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百万千万地赚钱,十亿百亿的身家,就要靠资本市场。
你想成为企业大佬,科技创新,风投融资,公司上市,整套流程走下来环节就更多了......
《易经》中有句卦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意思是要想获得胜利,是要战斗流血的。
阶层流动,靠的是战斗模式。
模式才是人和人间差距的分水岭,认知边界是阶层上升的真正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