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是蔚蓝广阔的大海还是灯火璀璨的都市?是一望无垠的原野或仍然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我们渺小如宇宙中的尘埃,每天走着固定的路线,说着同样的话,做着重复的事情,像一颗颗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的陨石,虽然波澜不惊却可以安度百年,偶尔有偏离轨道的,在失控的速度与激情中身不由己化作划过天空的流星——倾尽所有能量在瞬间燃烧,一霎那的明亮之后徒留冰冷的残烬!
习惯、定势、无知、懒惰和恐惧像一座座高山横梗在面前,压抑着内心渴望改变的冲动,那些为了理想而孤注一掷的举动只能像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那是别人的故事!
小时候学蜀之鄙有二僧,讲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富裕的那个瞻前顾后,不停地找出各种条件不充足的理由,搁置了行程。半年之后,富僧再次遇见贫僧时,得知他已从南海回来,十分惊奇,问他是如何做到的,贫僧回答说“吾一杖一钵足矣”,意思是说我只要一根棍子一个碗足够远游,碗用来讨饭,棍子用来防身,估计是用来打狗,穿着破衣烂衫又无姿色,不会被人劫财劫色,但最招狗,因狗眼势利,见鲜衣华服者会摇尾乞怜,反之则凶恶无比,所以武侠小说里乞丐都有独门绝技“打狗棒”。最后那个贫僧通过自己的见闻和行动力成了高僧,著书立说、继承法门,不像那个富僧守着一点财产一事无成。
也许到山的那边看看没那么复杂可怕,只需要“一杖一钵”的不贪和了无牵挂的放下。我们越是积累得多牵绊也越多,患得患失是由于不能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那个辞呈上只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性情女子,追随爱人离开熟悉的一切,展开一场骑马劈柴周游世界的冒险之旅,如今也活得很滋润,在一个美丽的小镇安了家,照自己喜欢的格调建筑装修窝居,做着迎来送往颇具文艺气息的茶道、旅行生意。
人类的发展也源自去“山的那边”看看的求索精神:攀高山、涉大海、升太空、登月球,凭着深远精密的思考力和迅捷勇毅的执行力揭开了自然界神秘的面纱,征服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哥伦布与麦哲伦这些伟大的航海家,以空前绝后的勇气和才能开辟了新航线,发现了新大陆,虽然麦哲伦入侵土著被杀,但是他们的环球航海实践证实了“地圆说”,并为美洲大陆的开发、人类政治科技文明加速发展开启了大门!有人说这些人并没有那么高尚,他们其实是一群掠夺者,前行的动力是满脑子的黄金,但我相信支撑他们的一定还有很多信念,原始荒芜的陆地即便有黄金也需要人去开发劳作,人的品德智慧劳动创造才是真正的黄金!
关于冒险探索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有的喜剧欢快,有的悲情沉重,无数先行者因为际遇太过险恶,或条件不够充足,或体力技能缺乏等原因倒下了。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就是这样一个纪念两位南极探险先驱的科学考察站,在那里无论冬夏都暖融融,生活设施齐全,人们可以在这里工作学习娱乐,飞机在站点轻松起落,短短几个小时就连接着曾经千年不达的天涯地角。这是一百多年前阿蒙森和斯科特两支队伍将征服的旗帜插上了南极这片几乎生命寂灭的极寒之地,带来的巨大改变。虽然斯科特他们由于雪橇狗训练不够,粮仓位置标记不当,时间选择有误等原因最终饥寒迷失于茫茫极地,但他们放弃英国贵族绅士咖啡报纸 美食戏曲的安逸享乐生活,热情无畏 自讨苦吃的开拓前行将永远为人缅怀,为人传颂!
你想去“山的那边”看看,脱离原来安全不变的生活轨迹,经历孤独 嘲笑,经历狂风暴雨、重重危机吗?你能放下很多来一场冒险之旅吗?你,准备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