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晴耕雨读
昨天下午,母亲来。只是在这儿洗洗头,剪剪指甲,洗了脚。屋小物乱,裤子搭在椅子上,椅垫儿也扭七歪八,母亲腿脚已无力,颤巍巍蹒跚而行,至椅子前我说“快坐下吧!",然而母亲却坚持站立着把椅垫摆放周正才稳稳的坐下。您已经八十多了,垫子正与歪都能坐,讲究那些个干嘛?脚都快支撑不动上身?哎!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灶台火边都干干净净,“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置冠服有定位,"器具物什无不井井有条,穿衣戴帽都是结果整板,在我这杂乱无章的地方还真难找到个能坐的地方。
“席不正不坐",好像有这么句话,《论语》里的,我太历害了佩服自己这么古老的词语都能想到。席,就是炕上铺的那张用苇编的垫子,大名鼎鼎的刘皇叔当年就是个编席子的,古人席地而坐。
然而,“席不正不坐”就是“垫子不放正我就不坐"吗?如果是这么简单,《论语》都是在讲一些鸡毛蒜皮吗?《论语》好像不是那么简单吧?历代文人怎么还花大力气做集注呢?
“席不正不坐,肉不割不食",孔子的表现是在公共场所,而不是在自己家里,要是自己家里,外人哪管你怎么坐怎么吃!
正宗的一桌“席”是中间一张八仙桌,四边放四条可以坐两个人的大板凳。“席”这个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切实存在的。那就是正对上菜口的板凳子上的两个席位叫做“上席”,上席没有绝对的固定方向,全看桌子放在院子中的哪个方位而定,只要正对上菜口的方向的板凳就叫“上席”。这条板凳上的两位宾客虽未事先确定,但前来坐座席的各位宾客都会在心里掂量那个位置我坐得坐不得,如果坐不得,无论别人怎么让,自己都万万不能坐上去的。如果在八个人中论资历辈份关系远近,那个上席位置该自己坐,而“执客"(主管宴席座次的人)没有安排自己坐,让自己失了身份,那是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要讨个说法。在正式的宴席上,每道菜上来,如果上席的人还没有动筷子,谁要先吃了,那是很没礼貌的表现,上席虽然不会当面制止他夹菜,但其他人会因此而看不起那个不懂规矩的人……。这就是“席”的本质含义,表示的是一桌宴席上各个人身份的尊卑定位问题,而不是刘皇叔编的炕上的席子。
弄明白了“席",来看“正"。这个正字也不是今天现代汉语里的字义。“正"在金文(周朝文字)中是指人的右脚迈出的那半步,“步"是从左脚开始迈出的,那么右脚的半步就是第二个半步,这个“第二"很关键,引申为"让"。“席不正不坐"就是主人不敬让,孔子不去主动抢着坐上席的。
再说“肉不割不食",这句话中唯一与现代汉语字义不同的是“割",金文和彝族文字保留了割字的完整字义,在金文中割字右边的立刀是“道教"的道,并非割肉刀,割字左边的害字在金文不详,彝文中是“许愿”的意思。分析可知,肉不割不食”意思是在逢年过节时的肉,孔子只是在祭祀完老天和祖宗神位后才吃,或许今日把肉引申为“稀罕的吃喝"也是可以的。我们的老辈人都是这么作的,逢年过节第一碗饭先献神主,然后才开饭,这就是“肉不割不食”!
假若有今人是先自己吃个肚子溜圆,而后去祭献祖宗,也可算是名符其实的不肖子孙了!
(部分文字引自网络)
注:彝族先民曾是古代中原居民,只是在一次次逐鹿中原的战争中被别人赶向南方的山旮旯里,成了今天的少数民族。但彝文还保留着古汉语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