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看着你的脸色说话,艳羡你有份还不错的工作时,你怎么一点都不满足?
那么多人,被动等待着你的裁判,甚至为此极尽所能讨好你,你的内心为何像是乌云遮了日?
是啊,为什么呢?两三年来,当我感觉越来越压抑,越来越不快乐时,我也不断试图触摸自己的内心问自己,我想要什么呢?
很多时候,对于我想要什么,我是困惑的。但我深知,在我的生命里,哪些东西是我特别抗拒的。
被动应付各种事务和指令,还有那种一眼望到头的"无未来"。在其中,当我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这些事上时,我经常能清晰地感觉到时间哗哗溜走的声音,无意义和价值的事务将一个人的生命消耗得让人恐慌,我感觉坐不住了。
我被裹挟其中,我不知道别人怎么能够处之泰然,我却做不到。可能是我灵活变通的能力太小了,调整心态的能力太弱了,那种煎熬的、看不到希望的黑暗,几乎吞噬了我整个力量。
直到有一天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大哭了一场。我无法继续装作我很喜欢、而我的状态我自己又一时无法翻转。
老公说,好了,我支持你。只要你开心,我会尊重你的选择。
妈妈、姨妈、妹妹说,不上就不上了,咱别把身体搞垮了。
这是别人眼里20万也不好搞定的一份工作,我已经放弃了。
在权力、面子和我本人之间,我的家人选择的永远是我,这也是我底气的一部分。
如果说,放弃里有任性,那我能任性的资本里,一定有他们的爱和他们对我的相信。
虽然我知道,这里面,有我主动的选择,也有被动的逃避。可生命太短了,要做的事太多,在某些地方,我的短板太短,我不敢放太多时间再去尝试。
薪水不高,但也稳定。作为一个女人,我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我似乎也不必去为拥有更多金钱而拼命。退一步来讲,纵使拥有万贯家财,也并不能让我真正快乐。
公婆身体不好,两个孩子,时间周转不开,只是外因。
我不要行尸走肉般,用混日子的姿态,来对待我余下的生命。
很多人会说,物质上你也不缺,不用考虑养家糊口,所以你敢放弃。
是这样吗?我在觉察,我分明感受到我的身体里,还有股能量,在跃跃欲试。
我想说,我敢放弃,不是因为我"有"什么,而是因为我"没有"什么。我没有的,在余下的生命里,我想要去创造,在余下的时间里,我想要我的生命,以一种更有价值的方式存在。
身上只要有优点有特长就可以做到了吗?不,只有这些还不够,你要警惕你生命里的黑洞,它会在你猝不及防时将你吞噬。你要看见,并需要学会修复它。
为期两年的心理学学习没有让我真正走近我的内心,我一直浮在表面,自我感觉良好。
跟随姬老师的这段时间,她说的每一句话,她讲的每一个故事,我的内心都会冷不丁被敲打,我看见了我自己的另一面,那些导致我"无成"的另一面,那些固存在我内心的属于我的黑洞。
那一面里,我是虚荣的、自私的、懒惰的、贪婪的、麻木的、没有力量的。
以前,我只是向别人呈现了我体面的一面,我多么害怕别人看到我的"不体面"的地方。
以前,我更多地照顾着我自己的感受,我很少把自己抛在一边,先去想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以前,我总是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为我打点好的一切,从不想自己主动动手去做。
以前,我总是给自己买足够多的好的东西,经常放到车后备箱不敢往家拿,却看不见老公的睡衣破了一个大洞还在穿。
以前,我只是跟着感觉在走,或者被动等待,从来没有意识去提前计划、规划什么,也没有为一件事、一个行动负责的意识。
以前,对什么不喜欢、不满意,我会习惯性的抱怨或逃避,而不去换个角度去看,去尝试,去改变。
……
在一个个故事里,我看见了我自己,那么清晰。
这样一个自己,浑浑噩噩走了40年。
我需要修复、重建的太多。
没有哪一段时间能像现在这样,我的内心开始不断地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我,这些年,似乎也一直在找寻,哪怕我忘记了问自己“我是谁”,我也依然在用各种方式在混沌在摇摆——我去建立一段又一段关系,我去尝试一个又一个爱好,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流行,我从一个地方旅行去另外一个地方。为了找寻,我在人、事、物中不停流浪。
看起来很自由,但并没有感觉自在。
遇见姬老师,并坚定的和姬老师在一起,有源于我内在一直有想要把自己搞清楚弄明白的动力,有把自己的生命活通透的愿望,还有踏踏实实去做一件事,让生命质感呈现得更丰满,让余下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愿景。
这条路还很长,但她做了很多。
我知道,深刻地了解自己,才是开启我生命之旅的第一步。
而了解自己,就这样从身边故事里,从自己的故事一点一点的看见中开始了。
看见的越多,我对自己了解得就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正知也开始在内心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日后,通过越来越多的看见,我将会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更清晰地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要怎么活,取决于你自己。
回到自身的路途,是通往远方唯一的捷径。而比想更重要的,是行动。
如果你愿意,我们都有机会跑出自己的路。我们都有机会按自己的方式活。活得像个人。
愿我开启的这段与自我相逢的旅程,能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