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老师在这一章主要讲了道和德的关系,道是主体,德是道的体现。当我们以道为主体,去做点点滴滴改变时,就拥有了全新视觉,并不会因为一些世间法上的成见去否定自己。
雪师在《老子的心事》第二辑的515页里说:“一般来说,积阴德更好,但社会如果倡导一种行为,需要你把自己的行为展示出來,你也应该这么做。因为你的展示会感染一部份人,激活他们的热情和想像力,让他们向你学习,也去奉献。这时,你的展示不是为了邀功,也不是为了得到名气和利益而进行炫耀,而是为了改善社会风气。”
周围有一些公益活动,朋友们让我讲话或做主持,我怕自己说不好,老想退缩。通过雁城读书会和上海读书会的锻炼,吸纳了雪漠老师在书中所讲的种种智慧后,我就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把一些比较负面的念头慢慢转成正念,整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发生了变化,不再畏惧外在的种种了。
前几天去见范老师,我在这方面也提了一些问题。老师说,做你自己就好,不要在意过多的东西。也就是雪师说的:用无为之心去做有为之事。尽管文化呈现的方式不一样,但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范老师用一首古诗鼓励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很珍惜在雁城读书会上的主持和这里的读书分享,以及台下的一些分享。一切都是为了展示文化,我并不要求自己讲得多么好,多么有体悟,只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种文化,并且将文化精神慢慢传播下去。尽管很多东西都不一样,只要当下的心是清静无为的,不去执取什么,认认真真地做自己,通过自己这个载体把文化展示出来,一切都会很好。
不论在哪一种场景,按照雪漠老师讲的文化方式与文化素养去展示自己就好。这是一种道德体现,也是一个雪粉应尽的义务。我们受益于这种文化,要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别人看见了,心里就会有一种向往,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雪漠文化。文化的种子,就有了传播的土壤。
相对于文学,文化更有传播力,它可以变成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雪漠老师说这种生活方式完全复制,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人人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