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3年作品 120分钟
该片是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所改编的。影片讲述了1926年前后,为追寻革命真理而苦闷仿徨的知识青年肖剑秋,应好友小学校长的邀请,来到这块既陌生而又美丽的渐东半城半乡的江南小镇,芙蓉鎮来当国文教员,他十分的兴奋,十分的向往。由于是长期的漂泊生涯,使他产生了一种厌倦的情绪,他就像是要找一处避风港的船只一样,找到了这一块生息的乐土。他决定留下来,在芙蓉镇栖息,尽情地呼吸着乡间的春日清新的空气,尽情地呼吸着浓郁的江南自由的气息。
在教书的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了解到自己的老同学牺牲在战场上,留下了他的妻子文嫂和一双儿女时,便主动地承担起照顾她们的责任,不仅在经济上资助,还帮助她的一个漂亮,聪敏的女儿上学,并每天到桥头去接送。同时也认识了上过一阵子大学的,校长的年轻漂亮的,性格开朗的,高傲任性的,倔强好胜的,思想进步的妹妹陶岚。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情趣相近,弹琴吟唱,随之也渐渐地产生了爱意之心。陶岚也频频地主动来到他的学校接近于他,在操场上忘情地打篮球,与孩子们忘情地游戏,还在雨天摩肩接踵地同撑一把雨伞,谈过去,谈现在,谈未来,并在钢琴边,彼此地交流共同地奏响了一首畅想曲。
由于出于同情,他决定娶老同学的妻子文嫂为妻,来共同来照顾两个孩子,而放弃了与陶岚的爱情。最后文嫂因此事,招来了流言的非议和蜚语的攻击,因抵不住舆论的巨大压力和羞辱之下,因此愤然而凄苦地投河自尽了。面对着一个个接踵而来的事件,面对着一个个无耻而来的蜚谤,面对着已经不是自己心目中的芙蓉镇,也面对着保守的传统观念和封建势力,他痛苦地思考着究竟如何去迈出自己人生的下一步。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之后,他决意离开芙蓉镇,离开这一块是非之地,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他奋笔疾书地写下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留给了陶岚,然后自己迎着早春二月的晨风,向远方走去。当陶岚看到他留下的信,激动不已,百般思念,也循着他的路,向前追去。
我以为,肖剑秋是爱陶岚的,他们志趣相投,郎才女貌,但他出于同情和怜悯却娶了文嫂为妻,这大概就是当时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旧知识分子的革命的两面性。文嫂的死肖剑秋是有责任的,他的出走也是他对自己的灵魂的救赎。
我也以为,影片对肖剑秋的刻画是成功的,无论是现实与幻想,苦闷与仿徨,希望与失望的情绪变化上,还是初到芙蓉镇时的欣喜,卷入是非漩涡时的沮丧,看到文嫂家只有一点米时的悵惘,还是在课堂上对“苛政猛于虎”时的愤慨,都十分准确而又贴切地传达出肖剑秋作为一个旧知识分子的固有的性格。
当然,影片对陶岚的刻画也是成功,从表面上看,她热情,坦率,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员。但实际上,她却在内心隐藏着苦闷烦躁,感情上受到压抑牵制,不甘心忍受封建传统留给女子的所谓的天职,而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去反抗。她的出走,于情于理都是合情合理的。
据说,在电影的拍摄中,有着两种不同的激烈的意见,以至于在拍摄的胶卷上用的都是过期的胶卷。在当时拍摄《青春之歌》时,用的都是最好的胶卷。哈哈,是一些民间传说中的小花絮,与电影本身的内容无关。
所以我在想呀,任何一件事物都需要舞台,需要一个合适的舞台,不幸的是,电影《早春二月》它恰恰诞生于一个非理性的狂热的那一个时代舞台。于是,它和它的同时期的,所有有关知识分子题材的影片,一起都被淹没在了滚滚的阴霾之下。由此可贵的是,多年之后,再次去回望时,它们依然地熠熠生辉,散发着人性的魅力。这也使我想起人们常说的,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是镜子总是会反光的。可我们总是会忘记,在无光的环境中,金子同样是会消失在黑暗里。所谓的发光与反光,也只是一个牵强附会的文字游戏而已。
所以我又在想呀,多少年都已过去了,《早春二月》还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和理解,这才是金子与镜子的真正区别,因为镜子本身是不会发光的。
我喜欢这部电影,喜欢画面隽永的诗意,浓郁江南的气息;喜欢丰富镜语的讲究,富有哲理的对话,特别是喜欢影片结尾之处,那颇有意蕴的场景,令我历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