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天津卷——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我时常与身边的小伙伴探讨一个问题,即为什么鲜有小伙伴喜欢阅读呢?

        在我看来,理由大致有两个。一是,缺少反馈。或者,准确的说,阅读无法给人以即时的反馈。对比起来,一个三五分钟的短视频,或是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却很有可能将人的情绪调动的此起彼伏,甚至,还能让人从中领悟些许道理。二是,阅读让人很难做到集中注意力。同样对比于视频,阅读仅仅让人们调用一个感官就够了,即视觉。而短视频,则很有可能让人们调用至少三个感官,即视觉、听觉及触觉。毫无疑问,由于后者调用的感官更多,所以,此活动会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当然,也肯定有很多其他的理由,不过对于有阅读习惯的小伙伴来说,这些阻碍可能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反之,另一些人的理由却很可能装满一辆卡车——没有时间,没有用啊,不知道看哪本书,没意思啊,真心不喜欢阅读啊,不阅读,不也照样该怎么生活,怎么赚钱,也没感觉有什么吗……

        我记得,大概是在疫情开始的那段时间,我才逐渐沉下心来,老老实实的阅读,也进而,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事实上,虽然,在此之前,我每年倒也能勉强读个三五本书,偶尔看几篇文章,可实话实说,自觉那仅仅是一种消遣的方式罢了。而如今,另外一个习惯,逼迫着我不得不每天阅读,不仅如此,还要尽可能的多阅读,读好书,好文章。因为,我已然养成了每日写作的习惯,我知道,若是我不输入,不多输入,不尽量多输入好的东西,自然,我输出的东西就是寡然无味,就是经不起思考,于我,于别人的作用就是了胜于无。

        此外,由于我无论如何,都必须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进而,留给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比如,刷短视频的时间没了,关心时事,了解新闻的时间也没了,与别人闲扯,八卦的时间没了,日常发呆,思考些有的没的的时间也没了。现在想来,阅读这件事,最起码对我来说,真可以用一举多得来形容。

        清晨,我会早早起床,一边在走步机上快走,一边阅读逻辑类,经济类,心理学类的书籍。

        晚上,临睡前,我会瘫在沙发上,或是卧于床头上,阅读历史类,小说类的书籍,以及故事类的美文。

        通常情况下,我会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文章,比如专业论文。与此同时,纸质书籍则是我阅读的首选。

        诚然,无论电子还是纸质仅仅是一种载体,一种形式罢了,汲取其中的内容才更为重要,且把其中的内容真真切切的应用于生活,才最为重要。

        有时,我也会向身边的小伙伴传递些关于阅读的小方法,小敲门。比如,如何才能养成每天的阅读习惯呢?我会说:“你就每天只读一页,读完了以后,你愿意干嘛就干嘛去,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每天’。” 再比如,如何才能把文章和书籍的内容实践起来呢?我会说:“阅读完后,你找机会就跟身边的小伙伴分享,其实就是复述,复述的多了,那些认知,自然会在你脑中固化,进而应用于日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就会顺其自然了。”

        可即便如此简单,也鲜有小伙伴长期且持续的做到,似乎,这也印证了,近来一直盘旋于我脑海的一句话——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任谁都会觉得,一天阅读一页文字,这也太简单了吧,可事实呢?反正,我从来没见到过,用此方法,成功培养起阅读习惯的真实案例。

        也如我,多年以前,模糊记得看到的一篇文章,其大意是说,“攀比,虚荣,显摆等等,看起来很难,实际却很容易,因为,这些事只要你想做,就立即能做到的事情。而阅读,分享,实践等等,看起来很容易,实际却很困难,因为,这些需要你做很久很久才能看到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