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写关于书籍的文章,大多数人开头都会用到名言。例如高尔基的名言等等。但我并不想以这种方式写文章。下面我来说说汪洁老师写的一本书—<<时间的形状>>。说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我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并不感兴趣。因为这个题目让我认为这是在讲时间多么珍贵,要珍惜时间的,在我看来,这类书看了就是浪费时间,不看也罢。但是当我看到题目下面三个小字的时候我对它提起了兴趣。那三个字就是相对论。我从小对数学和物理非常喜欢,但成绩一直不好,我很讨厌英语,但成绩却居高不下,真令我费解。
我读书非常慢,这本书只有230多页,我读完全书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但是这本书使我收获很多。我非常喜欢汪洁老师的写作风格,他把在我看来十分难理解的相对论,讲述的行云流水,让我在仅仅在只读了一遍的情况下,就能完全理解了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这种作者真是令人佩服不已啊
下面我来说说我读过这本书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以及我对本书内容的理解
我先来说说我对本书的理解吧,其实就是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我在读完此书后,知道了相对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先是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再到后来的广义相对论的问世。从最开始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所提出的相对性原理以及变换式统治了人类200多年,但先后被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洛伦兹和牛顿推倒。后来,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立起了高楼大厦—牛顿经典物力学。牛顿所提出的各个结论以及令人熟知的牛顿三大力学定律。这在常规尺度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实用的。但当我们伟大的牛顿要去探索宇宙的时候,试图将经典物理学扩展到大尺度的宇宙时出现了问题。牛顿的所谓看不见摸不到的以太,无情的被MM实验推翻。随之以后,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继问世这是适用于大尺度的理论。但是很不幸,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上帝不掷骰子,但是量子理论使爱因斯坦啪啪打脸。量子理论也就是适用于小尺度的理论。以上就是本书内容的简要。但是并不全面,因为本书大部分讲的是相对论,而我说的像是物理学史。
下面我来说说另外记忆最深的一个片段。
不知道这幅图片大家是否熟悉呢?这是事件的过去和未来光锥,这两个光锥是相互倒立的,它们都从O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宇宙中的任何事件只能影响它的光锥内地事物,凡是在光锥之外的物体不会受到该事件的任何影响。这就是事件的过去光锥和未来光锥的作用。不要小看这一发现,这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定域”的宇宙,也就是任何一个事件能影响的时空范围是有大小的,不但有大小,而且大小还是一个固定的圆锥形。这个片段是彻底的震撼到了我,我这事件光锥是我无论如何都想像不到的,我也打心底里佩服那些物理学家们的思维。
不知道上面说的大家觉得如何呢,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正如作者所说这不是一本严谨的科普书,也正是这样,作者通过自己的理解,把那些复杂的东西讲给我们听,这才是那些原本复杂的东西变的通俗易懂。
希望这篇文章得到大家认可,无论怎样我会继续更新我的文章,把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我的真实感受与大家分享,我也会有一种快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