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为朋友两肋插刀,百死无憾。”
也有网络上说:“我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背后捅我两刀。”
现实中,我们很少遇到如此极端的事件,像江歌案,也只属于个例,而且仍有未解的谜团。
而在《恐怖分子的洋伞》这本书中,作者让我们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看到了人性中罕见的善恶面。
岛村是一家酒吧的店长,不同于我们印象中对于“店长”这个职业身份该有的形象,岛村是一个患有酒精依赖症的中年男子,他总是不修边幅,整天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酒气。
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走出屋外,一路晃悠到中央公园入口处附近,准备在这个老地方,沐浴着阳光,享受一天中的第一杯酒。
一个6岁的小女孩注意到了他,主动和他说话,他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在女孩问道:“你觉得我能成为小提琴家吗?”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都会回答:“一定可以。”
可岛村是这么说的:“可能可以吧,如果幸运的话。”
女孩儿告诉岛村,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说,她觉得他是好人。
……
正当他们聊得愉快的时候,女孩的父亲来了,他对于孩子的打扰表示抱歉,并带走了女孩。
后来,又有一个染着棕色头发的年轻男人,从胸前的一捆传单中抽出一张递给岛村问:“你想和我一起聊聊上帝吗?”
在岛村告诉对方,自己是个职业酒鬼后,年轻男子走开了。
接下来无人打扰,岛村享受着这样的时刻,开始昏昏欲睡。
突然,一声巨响。与眼前这样的岁月静好,格格不入,形成对比。
是炸弹的爆炸声!
有很多人惊叫着从爆炸中心跑过来,而岛村却下意识地朝着与他们相反的方向跑去,警察署就在附近,他们很快就会到达现场,他能逗留的时间很短。
满目疮痍,原本完整的一个个人,现在却变成碎裂的、面目全非的物体,变成血和肉。
他心里惦记着一个人。是的,就是刚刚的小女孩。
一边算着警察到达的时间,一边努力地找寻,就在要放弃时,终于看到了树丛里女孩穿的外套。
女孩已经昏迷,确认她的内脏没有受伤后,岛村抱起女孩。
这时,眼前闪过一个身穿黑色西装、带着墨镜的男人的背影。好像是注意到了岛村,那人又迅速消失在树丛中。
岛村没有细想,环顾四周,又看到那个棕色头发的男子,岛村把女孩交到他手上,用威胁的口吻让他务必把女孩第一个送上救护车。
然后,迅速离开现场。可转瞬又想到一个问题——这个传教士迟早要把他的情况告诉警察。
他忘记把酒瓶和杯子带走了,上面有他的指纹,用不了多久,警察就能查清这指纹与他们档案中保存的某个指纹是一致的。
接下来,帮会的人陆续来找岛村,有的好意劝告,有的武力警告。
还有一个叫塔子的年轻女子找上门,原来她是优子的女儿,而优子在这次爆炸中丧生了。
在媒体公布的死亡名单中,岛村还看到了“桑野”这个名字。
一个是二十多年前的好友,一个是唯一一个曾经与他生活过三个月的女人。
迷雾重重,爆炸是组织行为还是个人报复?岛村为什么害怕警察?为什么二十多前的好友和女友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丧生,是巧合吗?案发时,那个一闪而过的身影是谁?为什么帮会会盯上岛村……
不得不说,作者用缜密的思维,让故事环环相扣,读到最后,知道答案时,不禁愕然。
原来真如那句话:“人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善念和恶念。”
也留下一个思考: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毁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