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十二岁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被爸爸骂了一个多小时。我爬上窗台,威胁爸爸,说我要跳楼。
他冷笑看着我。我在上面尴尬站了一分钟,思绪万千,最后下来了。
过了一段时间,报纸上有一个小孩被父母骂了以后跳楼的新闻,我拿去给他看。他看了以后问我:
你拿来给我看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我骂你,你就要跳楼咯?
我支支吾吾说不是。
他说:那你想干嘛?想跳楼?你就去跳啊。
——戈玄白
一、家长:“不明白现在小孩怎么了?”
4月17日,一则新闻轰动全国,上海17岁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母亲严厉批评,驾车途径卢浦大桥停靠时,抹着眼泪下车,毅然跳下桥,不幸早逝。
家长批评孩子,初衷是”我是为了你好“,其实只是”自认为的对孩子好“。
但一个小问题,往往因为错误的情绪表达而无限放大。上海卢浦事件让家长猛然意识到,原来生活中的小摩擦,处理不好也会酿成巨大的惨案。
但更多的家长只是纳闷: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动不动情绪化。
“我们很怕他走偏,所以不会严厉地骂他,但偶尔也会批评他。他会伤心,躲在房间哭,我们会等他哭完,再去找他。当然,有时候他一边哭,他爸爸生气,也会骂他男孩子哭没出息。”(By 一个10岁男孩的妈妈)
“打啊,打到他听话为止!老人有句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By 一个12岁男孩的爸爸)
“对,我也看到了那个新闻,我想不明白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动不动就跳楼?我们家囡囡有时候也会发脾气,她妈妈是个暴脾气啦,不给她玩电脑,会吼她。吼完就我这个当奶奶的去哄哄,也就过去了。”(By 一个7岁女孩的奶奶)
二、孩子:“爸爸发火的时候,我很怕”
有时候,孩子的情绪化,源于家长的情绪化。
9岁的小女孩鑫鑫说:“我一直哭一直哭,爸爸会发火,我会害怕。”小编问:“那你会跟爸爸去讲不要发火吗?”鑫鑫腼腆摇摇头:“我不敢,因为害怕就更大声的哭。”
人的生命历程或个体成就与家庭分不开。中国整体社会结构按照家长制的模式进行构建,北大唐士其教授在《西方政治思想史》评价家长制“弊端之一,在于限制。”
孩子没了表达和发泄的自由,犯了小错就被认为是不听话、不规矩。
心理学家塞赖把人承受心理压力分为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力竭阶段。假如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就会进入力竭阶段,出现抑郁、无助乃至绝望的情绪。
就孩子而言,压力承受能力不成熟,很容易进入力竭阶段,产生无助情绪。你面前这个不可理喻、无理取闹的小孩,也是曾经的你。
面对孩子动不动情绪化,家长要做的不是一味责怪孩子怎么了。要及早介入,缓解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孩子有效沟通,管控好情绪。
三、家长小贴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为此,小编采访了树童爸爸妈妈们,看看他们应对淘气的孩子,都是怎样管控情绪的吧?
1)做一份情绪档案。魏爸爸说,他家孩子很磨人,哪怕是练英文长句子,多重复几遍也不原意,他有时会着急上火。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容易发火,记录下来。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因为什么事,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冲动行为。连续记五次,再反过头来看做理性分析,做一份情绪档案。
2)离开现场,冷静下来。即使有意识管理自己的情绪,但控制情绪并不简单,也无法一次成功。冲突的起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冲突的升级。
朗玄妈妈说,人真的很难控制自己,我在非常生气的时候就控制不了自己。这种时候离开现场,冷静下来,再寻求解决办法,是最妥当的。
3)引入第三方调解。如果碰上家长和孩子都是倔脾气,寻求一方的主动沟通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沟通需要桥梁,奶奶、外婆等家庭角色都是理想人选。“她妈妈吼完,我这个奶奶再去哄哄,也就过去了。”双方关系缓和之后才有沟通的可能。
很多年后,我问老爸:当初我要跳楼,你怎么不拦着我啊?
他说:拦了你一次,你以后都用跳楼威胁我,我还怎么管你啊?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自己回到十二岁,依稀还站在那个窗台,面对他冷冷的眼光。
这次我看了看楼下郁郁的树,天上乱飞的云,回头冲他一笑,跳下去了。
梦醒之后,我忍不住想,如果我当时真跳下去会怎样。
我爸一定也会很痛苦吧?
——戈玄白
也许,悲剧只是极小概率事件,但是我们谁也不希望成为上海新闻中那个捶地大哭的母亲。
为何不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呢?
难道非得等到不可挽回,才后悔当初没多一点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