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自查,是设计师完成一个项目的交互稿后,在提交给团队内部、外部或者客户进行评审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查漏补缺、保证用户体验的完整性的环节。也有利于设计师自己形成更为缜密的思考方式,在往后经手的其他项目中,能在设计之中就有意识地融入这些思考,从而让自己的设计质量得到快速的提高。附件:交互自查表.pdf
一、信息架构
1.信息架构——信息架构是否容易理解
2.信息架构——信息层级是否清晰
3.信息架构——信息分类是否合理
对庞杂信息进行组织、筛选、归类时,有没有遵循用户熟悉的分类标准?对企业应用来说,分类有没有符合企业内部习惯和行业惯例?
4.信息架构——信息视觉流是否流畅
视觉流是否存在反复和绕行现象?同一任务内的主要操作和阅读区域应尽量确保视觉流流畅。
二、流程设计
1.流程设计——用户体验路径是否一致
在具有相似度的任务中,用户体验路径的设计是否清晰,并具有一致性?具有相似度的任务是指虽然在具体步骤和任务目标上有所差别,但流程上有较大部分是类似或共通的流程。
2.流程设计——返回和出口是否符合用户预期
正常来讲,任何流程都应当允许用户返回上一步,以及快速(或至少在较少、步骤内)退出当前流程,而返回和取消操作的跳转目的应当符合用户期望,让用户返回其认为最合理的位置。
3.流程设计——跳转名称与目的是否一致
检查每个跳转入口的链接名称与目的页面名称之间的一致性。
4.流程设计——是否充分考虑了操作的容错性
危险操作的二次确认、提供必要的撤销功能、操作失败的解释与建议
三、界面呈现
1.界面呈现——控件样式是否具有一致性
导航栏、底Bar、信息Cell(包括Cell的标题或尾注)、图片轮播或泳道等等,都可以通过组件化保证在同一产品中的呈现是完全一致的,后续即使有修改也可以统一修改、统筹优化。
2.界面呈现——控件交互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
相同控件的操作反馈也要相同,简单地说,长得一样的控件操作起来也是一样的。交互行为的一致性和样式的一致性是相形而生的。对外要符合整个平台的产品设计规范,对内要与同一产品内”兄弟姐妹“们的行为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交互模式的学习成本。
3.界面呈现——控件的不可用状态如何呈现
控件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触发才变得可用,例如表单页中只有在必要信息全部填写得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提交“按钮才可用。那么,在不可用时,是直接将控件显示为不可用,还是在点击后提供反馈提示用户需要完成哪些条件才可用?两者各有优缺点,前者让行动点的不可用状态外化,让用户直观地理解自己的状态
因此,需要在交互说明中写明,前者需要写明可用条件,后者需要写明toast的提示文案。
四、数据呈现
1.数据呈现——空态如何呈现
空态是设计中必须考虑,却又容易疏漏的点。不但数据完全空缺时会产生空态,在所有涉及筛选控件的数据列表中,都有可能因为筛选的结果为空产生空态。
2.数据呈现——数据输入 字数有限制时超限如何处理
表单对字数有限制时,超限时是直接自动删除超出部分,还是保留超出部分但通过合理的反馈提示用户删减,或其他更巧妙的反馈手段。无论选用哪种,都需要在交互说明中写明处理方式。
3.数据呈现——数据显示 无法完整显示的数据如何处理
移动端界面的宽度有限,数据量较大、无法在指定行数内完整显示的情况很多,尤其在未对 字数进行限制的情况下。那么此时是截断并用”…”提示未显示完全,还是让信息块的高度与内容自适应、多行显示,或者其他方法?一般而言,如果有另一个页面可供用户查看完整的信息时,可以使用前者,从而让页面更规整也更简洁;而对唯一性的显示,或者这已经是信息显示最完整的页面了的话,显然必须全部显示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同样的,无论采用哪种处理方式,都要在交互说明中让视觉设计和开发同学清楚你的想法。
4.数据呈现——数值是否要按特定的格式的显示
数值的展示和输入,都需要确定的呈现格式,小数可能需要确定的位数,大数值可能需要每隔千位用逗号分隔,这些同样是需要在交互说明中体现的。
5.数据呈现——数据是否存在极值
涉及数值(或日期等)输入和选择的控件,有没有设置极值以帮助用户防错?如果有,在输入值超过极值时如何提示用户?
五、文案呈现
1.文案呈现——句式是否一致
相似场景中,页面标题和页面标题之间的句式结构要保持一致,文案与文案之间的句式结构也要保持一致,总之,相应位置的文字句式要始终一致。
2.文案呈现——用词是否一致、准确
操作、称谓、反馈中的用词同样要保持一致,并且应当在准确、不引起歧义的基础上尽可能简练。
涉及表单提交的操作都用“提交”而不是混用”确定“、”确认“,涉及新建的操作都称为“新建”而不是混用“创建”、“添加”,涉及对当前用户的称谓都 用“您”而不是混用“你”,涉及成功提示的反馈都用”成功“而不是混用”完成“、“结束”,诸如此类的细节往往是反映一个设计师是否足够专业和细心的重要指标之一。
3.文案呈现——文案是否有温度感
文案需要让用户感觉到产品的温度,对C端应用而言很好理解。而即使是B端应用,在必要的场景下,文案内容也应当在不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效率的前提下,避免冰冷的机械感,应结合场景和用户角色融入恰当的情感。
六、交互过程与反馈
1.交互过程与反馈——是否周全地考虑了所有操作成功的反馈
操作成功后如何跳转?如何提示用户?通过toast还是设置专门的成功提示页?
2.交互过程与反馈——是否周全地考虑了所有操作失败的反馈
因网络环境差、无网、后台故障等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如何提示用户?跳转至专门的失败提示页,还是阻断跳转、停留在当前页面并通过toast提示?
3.交互过程与反馈——操作过程中是否允许取消
表单提交过程中是否允许取消?文件上传、下载过程中是否允许取消操作?
4.交互过程与反馈——是否设计了必要且合理的动效
是否有必要添加动效?载入时间是否适合添加这样的动效效果?如果长时间等待后操作失败,如何提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