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离婚后大病一场写下一首词,初看琐碎,却意味深长抚平人心

今天打开手机满屏都是揭阳市锡场联兴花园事件,一位新晋手宝妈,婚后一年过度忍让和无底线妥协,让生命永远定格在27岁。

留下的只有父母伤心的眼泪,和3个月嗷嗷待哺的婴儿。而婆婆全家开心去吃火锅。

这件事让我们深感惋惜,也引发了我们对婚姻和家庭问题的思考。

面对这种问题,历史上,有位女性采取了教科书式操作,尽管这在当时被社会所不齿的行为。

但她成功脱身,她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靖康之变”发生,44岁的李清照带着丈夫赵明诚毕生收藏精选,南下奔丧(赵的母亲病逝江宁,今南京)。

兵荒马乱之下,15车书籍器物收藏,在她的大智大勇带领下于1128年春,顺利押抵江宁府。和夫君相聚,她暂时松了一口气。

而北方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以时世危艰为借口,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的建议,一味地寻求和平与安稳。

李清照不满,但又无能为力,只能这事嘲讽一番“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时间很快就到了1129年,赵明诚被派往湖州,不幸的是他还未到任,便病逝途中。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一场。

病愈后她继续带着所收集文物书籍逃难。她先去投奔洪州的兵部侍郎李擢权,不料洪州落入金人之手。先她一步的藏物散为云烟,无影无踪。

她想去投奔弟弟李迒,却又担心弟弟卷入亡夫的“不作为”风波。

无奈之下,她带着所有追随帝踪到赴越。借居钟姓人家时,所藏皆被盗,她悲痛不已,想重金赎回,但大部分难觅踪迹。

毕生所藏不仅是珍品更是婚姻美好记忆,就这么丢失给李清照带来巨大的痛苦。颠沛流亡的生活更是带来身体、精神的折磨。

李清照深陷伤痛,感到无处可逃。

人在情感最脆弱的时候,一旦有人关心,就容易冲动。

这时,她的粉丝张汝舟出现了,他对她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地照顾。

李清照很快掉进了张汝舟的温柔陷阱,决定嫁给他。

然而,婚后的生活让李清照感到失望。

她发现张汝舟是个市侩,不能谈诗论文也罢。但他觊觎自己所收藏的金石文物,想拿去变卖。不给就对自己拳脚相加。她无法容忍这种生活,决定尽快离婚。

当她发现张汝舟此前因作弊才顺利通过科考,便去揭发张的行为。

然而,按照宋代的刑法,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属实,也要被判处两年徒刑。

李清照明知如此,仍然决定告发他,同时也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在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下,被关押9天的李清照洗终于重见天日,刺眼的阳光让这位年近半百的老妪睁不开眼。

她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此番终于逃离魔窟。

尽管经历了再嫁恶人,而离婚后入狱的挫折,李清照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热情地投入诗词创作中。

她大病一场,病愈后她提笔写下一首词。看似平淡却抚慰人心。

《摊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樨花。

这首词看似写日常琐事,却意味深长。

此时词人已经进入暮年,两鬓霜白。亲朋好友渐行渐远,甚至难以相见,自己孤身一人只有残月相伴。

人生道路或多或少总有些遗憾。时光无法倒流,青春已逝,力不从心的事越来越多。

然而,面对这些遗憾和痛苦,大环境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活在当下。

词人学会煎煮豆蔻水来养生,闲暇时整理书籍,悠然自得。

耳畔是窗外潺潺雨声,眼里却是书中大千世界,所见皆是风景。

繁杂琐事在这一刻随风烟消云散;心中那一抹酸楚,在这一刻释然。

当婚姻中遇人不淑时,她能及时割舍,重新起步。

面对孤独,她及时调整心态。越是环境严峻,她越能支撑自己渡过难关。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强乐观,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李清照。她强大的内心,支棱起她起伏的人生。

细观李清照的一生,如刘欢的歌《从头再来》:再苦再难只要坚强……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