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回忆一下去年夏天我刚刚入学的日子,真的是很迷茫,无助,甚至是愤怒。(因为那个时期的我情绪很不稳定。)心里面想的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过完这样的生活,想亲手结束掉这一切,不想去关心什么。放弃了 。我不是一个消极的人。
但是,经历了许多次的情绪的起起伏伏,我也看清了许多东西,让我有了一些成长,也许,这些成长不会在现在凸显出来,可是,有一天它会体现出它的价值。
这次十年校庆带给我的感受:
一、青春很美好,且行且珍惜
在大学校园里相伴你时间最长的人,不在是你的父母,也不是时刻都会出现的老师,而是那些参差不齐的室友们。可能你对现在的室友不是很满意,心里想,如果杀人不犯法的话,我一定要杀了他。但是,你可能只是将关注点都放在了寝室,你的思维已经固定在寝室的范围中,可是,人的交际圈子怎么可能会就仅仅是寝室呢?你不满意他们的地方,无外乎就是:生活的习惯不同;对待大学的态度不同;最严重的就是“价值观”不同了。这个太难改了。有一位名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改变的就是人的思想。”
给可能遇到这个问题的你提几个建议(这是我践行的。):
1.把你的关注点转移。当你的生活重心不在寝室的时候,心情就会改变。例如:找点事情做。(我就是从这种情况下开始学习口语的。)
2.能者多劳。俞敏洪先生为室友打了四年的热水,能说他创建新东方与这个行为无关吗?所以,把它当做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就当做历练自己了。
3.学会拒绝。曾经《世界青年说》讲过这样一个话题:应该做一个“爱撕”的人,还是“耐撕”的人。其实,这证实了生活中的两种人。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是,掌握分寸。该爱时爱,爱憎分明。
二、努力奋斗,无悔青春
在院庆最后的时候,有许多学姐学长上来作报告,讲述现在的工作境况。有考上北京的研究生;有成功就业全国十强公司;还有,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现就职于某律师事务所。如果向反方向想一下,那些没有找到实习公司,或者还在迷茫的同学们,他们的青春,也许就只是青春了。
大学就有几个功能:
1.认识自己。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学习,无论好坏,我们都算是努力奋斗的孩子,却没有时间去了解自己,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个最好在大一就想仔细。
2.广泛交友。大学全国学生的汇集地,认识一个同学,你就会认识 一个城市,就会认识一个地区,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又充实了我们的大学生活。
3.提升自己。多读书。多运动。多吃蔬菜。做一切可以把自己变美好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有时间多陪父母。不说大家也会懂得。
今天就到这啦!明天还有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