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唯一的我,不做第二个谁

2014年,她还在西安高新区某个城中村做早餐小生意,但喜欢在QQ空间浏览网友发的文字,沉迷于阅读从地摊上买来的书,虽然10块钱能买好几本,但是她视若珍宝……

2015年,她回老家服装厂工作,由于待遇不好,不甘心的她在小妹的帮助下去了上海从事电话销售工作,文字依然是她业余的爱好……

2016年,她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齐帆齐微刊”,正式踏上写作之路……

2017年,她辞职回到老家,开始全职写作,文字使她的命运开始改变……

2018年,她的首本书《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签约,她成为安徽省作协会员……

2021年,她已经注册了文化传媒公司,并出版了《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以及四本合集……

2023年,如今她已经是一个知名自媒体大V,大学生创业导师,并运营了写作训练营,影响着2万学员。即便年入百万,她依然热爱文字……

她就是齐帆齐!

01

勇敢

我是在得到APP听书时偶然认识齐老师的,她的那本《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在得到很受好评,这本书干货满满而且诚意十足,书籍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深深吸引了我。

我毫不犹豫参加了齐老师的年度写作训练营,她跟很多老学员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已经坚持日更115天了,收获甚多,而且不仅仅在写作上方面……

前段时间才看到齐老师的这本《只做唯一的我,不做第二个谁》,这本书虽然是很多短小的散文攒起来的书,但是每篇文章的信息碎片拼凑出了一个善良、勇敢、乐观以及不服输的文字爱好者形象,读完之后让人很是喜欢和羡慕。

很多人对齐老师的评价是励志和温暖、力量,如果一定要用这个词来形容来齐老师,我觉得是“勇敢”。

印象比较深的是齐老师书中说到在服装厂做衣服的回忆,因为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打瞌睡,不小心被缝纫机针头扎进指甲盖,针头断裂,同事帮忙挑了好久才把断的针头挑出来,然后不还不能休息,接着上班。

齐老师曾经跟大多数人一样,也为了谋生吃过不少苦。在那种看到不到明天的环境下讨生活,她不甘心。做裁缝、卖早点、去大城市当电话营销员,再到辞职全职写作,她一直在努力探寻自己喜欢的生存方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学历好,大家上班找工作,学历一般的找个工厂或者门店打工,大都如此。

做衣服、卖早点、电话营销、自媒体写作者,这些跨度如此大的岗位竟然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生活不得已,但其中一定不乏她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命运的抗争。

曾经很多人对“二舅”的那条新闻吐槽,说是在宣扬苦难,质疑为何要宣扬苦难。我的看法刚好相反,“二舅”的故事很好的阐述了面对苦难生活时生命的意义,并非谁都生来幸运,当不得不面对苦难生活时,我们需要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对文字的爱好和执着让她抓住了自媒体的浪潮,获得财务自you,并从事她喜欢的文字事业。

这只是幸运么? 当然不是,就像海边的冲浪者和驻足观看者,敢于尝试冲浪的并且能驾驭浪花的都是勇敢的少数人。

是其他人并不是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而是没有尝试和坚持的勇气,缺少面对失败和困难的决心。

罗翔老师曾经在一次采访里说过:勇敢是人类zui 稀que的美德。对于这个说法,我深以为然。

02

认知

在这本书中,另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齐老师对各种认知的讲述。

在开始写作之前,我对写作的理解是:写作主要是就思想表达和文字呈现。写了几个月后我发现,其实不是。

写作会倒逼我的思考,同时也需要通过大量读书来作为输入,所以写作高手一定程度上思想也很有高度,她们的认知也比普通人要高很多。

比如人格的塑造和认知的提升,齐老师在书中也做了很多的阐述和表达。

她说自己曾经是一个很不合群的人,是一个很自卑自而且尊心很强的人。在开始写作之初,不乏有所谓的“高学历”“专业人士”对她评头论足,言语中尽是轻蔑。

多年后,回头看自己的那些挣扎和无助,她心中早已释然。倒不全是因为她如今功成名就,而是看懂了自己,看懂了人生。

书中有个章节叫“思考人生的意义”,其中说到:人生本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都在经历寻找意义的过程。即便人生真的是一场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的做这场梦,方不枉此生。

章节“生活的本质就是承受痛苦”中说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都有自己的痛苦。生活的本质就是承受痛苦,解决痛苦,如此循环往复。

只要我们能明白生活的本质,甚至是自己生命的意义,生活开心也好,痛苦也罢,我们就都能从容的应对,并平静的感受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

03

热爱

即便齐老师有聪明、勇敢、坚持等很多品质,我觉得“热爱”也应该是齐老师在自媒体写作方面能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不是每个人都如她那样对文字有如此的情怀。就比如我,我觉得自己更喜欢的是阅读,因为可以给我带来更多认知和提升。写作目前对于我来说谈不上热爱,是保持成长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可能是我写的时间短,才几个月,对写作的认知还远远不够……

齐老师在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她对文字的热衷,从QQ空间阅读和地摊买书,到看公众号文章以及投稿,再到出书并构建写作社群。能把自己的热爱做到如此地步的人,不成功也难。

很多人说热爱就意味着很轻松很容易,其实不是。热爱也是需要坚持的,热爱也是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的。比如齐老师能辞职全职写作,也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出的决定。

04

自律

自律也是齐老师在书中阐述的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认知。她说诸多自媒体作家都是非常自律,争分夺秒的读书、写作、健身。

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执念,都有着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自律的人不一定you秀,但是you秀的人一定自律。

日本知名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在30岁时改行写作。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坚持写了10页稿子(4000字),不多不少,要让写作成为一种惯性。他写完计划的目标后,就开始跑步。对他来说,运动时为了锻炼身体,磨砺心智。

想要逆风翻盘的人,既要有自己的执念,又要有苦行僧般的自律精神。

我曾读过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朋友》、《财富zi由之路》,他的观点也是要求自律,而且把很多事以七年为单位来划分,只要坚持七年,你几乎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我很喜欢这个观点,所以给自己取名落笔七年,我希望自己能写够七年,不管结果如何,人生能够坚持七年做一件事,也是一件幸事。


《只做唯一的我,不做第二谁》:

当你选择勇敢

那些生活的磨难将成为你的徽章

那些嘲笑你的人会成为你的配角

那些痛苦的记忆只会衬托你现在的幸福

那些无畏的信念必定照亮你前方的道路


落笔七年 2023.6.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