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古代,最想和谁交朋友?有人问叶嘉莹。
也许你会说是杜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半生飘零,心系华夏。
九十七年前的六月,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座老四合院里。
此时的中国,风雨飘摇。
叶嘉莹结婚后不久,便随丈夫迁至台湾,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直到一九七四年才得以回国探亲。
她写道“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彼时她的心情,用老杜的话说就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同样的悲苦命运,同样的家国情怀。
或许你会说是陶渊明。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归国后,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免费教学,并将毕生积蓄3568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自己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简素生活。她却从不为意,专注教学。当有人问起捐赠的事,她说,不喜欢别人来说,因为谁来说,就带着自己的观点,那她就不是她了。
多少年过去了,斐声海内外,学贯中西的叶先生依然圣洁如莲,遗世独立,兀自亭亭。
也许你会说是屈原。叶先生姓叶赫那拉,是纳兰性德的后人。高贵华美,持守不屈。掬水月,佩香草,衣袂飘飘而来。对于诗词,对于生活,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忧末悔。他们一定有着相似的灵魂。
也许你会说是李商隐。一世多艰,寸心如水。叶先生十七岁丧母,五十二岁大女儿女婿车祸遇难。小女儿患乳腺癌。丈夫性情暴戾。她以纤弱的肩膀扛起一家生计。
李商隐的同样命运多舛。时空交错中,他们一定在某一时刻,曾经携手穿越苦难。
她说“我遭遇到很多人生中的挫折,不幸,均用李商隐的诗一一化解”。
叶嘉莹从小喜爱李商隐的诗,在他的诗中看到家国命运,天下苍生。
“一春梦雨常飘瓦,万古贞魂倚暮霞”。她是李商隐的知己,却超脱了李诗的伤感忧郁,以诗词,以生活,感悟并践行着“弱德”之美。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叶嘉莹婚姻不幸,也从未遇见过爱情,她却在李商隐的诗句中,体味到最美的爱情。
叶嘉莹自己却说,她最希望和辛弃疾交朋友,她说辛弃疾虽然不得意,但这个人很有办法,可以自己娱乐,自己买块地,自己盖个房子,种棵梅花,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他这个人生活中很有情趣的。
原来辛弃疾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他展示更多的,仍然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想来辛弃疾亦是叶先生每每忆起时,唇边一丝含着泪的微笑。
他们的相遇,也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难得与惊喜吧。
那句“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休亦。
她说,她最想和孔子对话,孔子的语言虽然短,却充满了智慧。我想,叶嘉莹先生便是当代孔子。她这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就是把诗词的美讲给每个人听,给不懂诗的人,开启一扇门,把他们接进来。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
无论是杜甫,屈原,陶渊明,还是李商隐,孔子,以及古代许多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词早已经溶入了叶嘉莹的血液。她就是诗词的化身,到这世间,以自身,以生命诠释着诗词中的真善美,去引领,去唤醒一颗颗心灵。
诗,让人心灵不死。
掬一怀水月,撒满世清辉。她是穿裙子的士,她是当代最美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