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八节——要持续行动,不要自我感动。
精彩的小节
这一节,作者可是写嗨了,他对成长过程中“自我感动”的描述绘声绘色,让自我感动着的我们自惭形秽。羞耻!
这一节,除自身内容外,还是一个引子章节,为后面方法论、价值观的展开做了铺垫。作者已经在尝试引入行动系统这个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行动系统的建设,让自己想办法每天都去做,另外一方面,要注意学习系统的建设,让自己每天的行动和表现,比前一天有实质性的进步”。同时给进步定了一个粗糙的评判标准——“进步是具体表现在细节上的,可追踪、可感知、可呈现”。
自我感动为什么弊大于利
然后,话题回到自我感动。他举了大学生偶尔勤奋、用执着追女生和混成白领喝咖啡,这三个自我感动场景,然后把泡沫一一戳破。这论证了——自我感动不仅不会影响事情的成果,甚至可能连别人的感动都换取不来。
自我感动带来的反而是,感动变得廉价,情绪上太容易高潮,满足感提前被透支。“感动变得廉价,其实恰恰说明我们做得太少了。我们没有对行动量脱敏,没有对进步脱敏,没有对情绪脱敏”。“陷入一种情感的宣泄中,最后的结果反而更容易让我们迷失前进的方向”。
摆正价值观
“如果我们在持续行动和持续进步,如果我们是在持续成长,那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在未来都不值一提。如果我们每天都是在怀念自己以前有多么厉害,或者沉浸在当下自己有多么努力的臆想中,臆想出了“高潮”,那我们就很可能会丢失对于未来所有机会的想象”。
我的自我感动
大学毕业以来,就开始特别喜欢探究自己。我想,我没什么追求,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一旦连自己都没活明白,那可能这辈子就真白活了。
想一想,情绪容易被放大,可能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有关。它们对情绪的突出刺激,使观众形成了情绪上的微妙链接,当我们起早贪黑的努力几次时,我们很容易觉得自己已经是科比,是哈弗女孩,是被幸福下一个敲门的人。事实是,文学作品浓缩了他们努力与进步的过程,让我们低估或者误判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可能,这些励志作品真的要适可而止,千万别上瘾了。
作者对追女孩的描述也是刺痛了这个阶段的我,我开始学习这本书,恰恰也是一次感情的挫败后,虽然并不是直接联系。作者说出追求女孩没有结果的核心原因是“你并不能给她想要的,其次是她不喜欢你”时,我无可辩驳。但这一点上,我暂时不想听话。至少,我此时在踏踏实实的提升自己,也许,持续行动这个变量影响了最终的结果,也未可知。往后,我只感动于这一份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