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放大关键行动,指的是对关键行动进行细化、拆解并落实,具体操作上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分析自身优势,确定目标;
2.将目标拆解成关键行动;
3.对关键行动进行细化、拆解;
4.集中资源,落实细化、拆解后的行动。
很多时候,觉定结果大小的,是关键行动的执行程度,所以我们要放大关键行。如何做呢?
1.梳理整个系统流程,找到破局点,关键点,结果点
2.找到放大关键点的条件,资源等
3.放大关键点的时间,频次
举个例子:你有一个假期,计划要去一个国外进行自由行,你会怎么一步步做准备?
1.整个自由行的流程(选择地方、签证、天气、机票、酒店、攻略、现金、交通、通讯、宗教注意点)
2.找到放大关键点的条件,资源(首先还是得搞定选择,随后才是签证和机票)
3.放大关键点的时间和频次(所以大部分时间,你应该花在选择究竟去哪里,什么时候去,去干什么)
所谓放大关键行动 思维模型,就是将放大关键行动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在解决问题,做决策时,记得使用放大关键行动,即分析自身优劣势,立足当下的优劣势确定解决方案,其次细化、拆解关键步骤,再次集中资源落实关键步骤、行动,最后在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举例时间又到了:
一、OKR工作法
我之前提过很多次,我从宇宙大厂出来的,其实宇宙大厂如此快节奏和如此爆火也是有原因可言的,公司采取的是非常激进的OKR工作法。而且针对每个新人、老人都采取这一种工作方式,作为工作指标。(和传统的KPI完全不同)
到底和KPI有何不同呢?KPI是告诉你一条线,你完成了这条线,你就OK了,所以我愿意称之为是“指标最低线”。但是OKR不同,OKR是告诉你,在最底线差不多了解的情况下,我要你打到的是“指标超越最底线”。也就是目标定高了,不是你伸手即可得,而是你要垫脚or跳一下才够得到。所以,这事一种相对激进的制定目标+拆解目标的方法。
O=目标,例如我要通过自媒体赚100w
KR=关键行动,例如我要先有1个粉丝给我赚1w,然后放大到100倍
这里的KR关键行动就是非常核心且重点的部分,你如果关键行动没找对,那你就是在徒劳。
比如:
你的目标是赚100w,然后你的关键行动设置是先要有10w个粉丝。当你真的有了10w个粉丝,你也达不到赚100w的目标。所以发现了没,粉丝数,不是你的关键行动,而是你及时只有1个粉丝,但这个粉丝能给你赚到1w,这个粉丝的1w对你来说,才是关键行动。你要放大的是100个给你赚1w的粉丝。
所以,很多东西听上去好像很复杂,但其实,我觉得倒也没有那么难。
二、抓住关键时刻,放大你的美
举个例子:
一家做潮汕牛肉锅的餐厅,他面对的问题是这样的,牛肉一直在涨价,这家餐厅人均消费原本就不高,根本撑不住了,所以,老板就想要涨价,但是担心一涨价呢,客人就不来了。
老板很担心,就咨询汪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找“爱你的人”做一次访谈, 问3个问题:
第一题:你去吃这家餐厅呢,人均是多少钱?
然后他们很快就回答了,说大约在80到100。所以爱你的人,他们大概都知道人均多少钱,这个没有问题。
第二题:那你最常点的牛肉?是哪三盘?
因为那是潮汕牛肉锅,所以有很多不同牛肉的部位可选择,比如说吊龙、胸口油、什么三花趾、五花趾。这些人都是很爱吃的人,所以,也很快就写出来了。
关键是第三题,第三题,我们请消费者写下来,这三盘各是多少钱?
各位猜猜看,你觉得这些重度消费者清不清楚一盘多少钱?其实,他们都不清楚,猜出来的价格几乎是比原本定价高出50%。这些重度消费者基本上都是一个月去一次的人,居然对这个价钱不是那么清楚。
这时,这个老板有点傻眼了。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定价就是“美”,结果“爱你的人”都不知道你的价格是多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洞察消费者的原因。因为很多时候你都以为买你的消费者就一定很了解你,你也很了解消费者,但其实你们互不了解。
都不了解,你还想品牌增长吗?我猜你现在肯定在想,这家餐厅的美在哪里呢?
如果你好好放大这个美,消费者就会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去买这个美,去买这个值。
综上,该例子告诉我们,当我们不清楚自身优势时,可以向我们的客户访谈,从客户那里了解自身优势,随后放大优势中的关键行动(美),帮助公司获得长远发展。
总结在最后,在上一片文章中83-细节效率,其实关键行动也就是细节,如果你的关键行动做对了,可能就是那些搞不清楚的人的事半功倍,大大提升你的效率。
所以,在解决问题或者做决策时, 就要有这个思维模型,采用这一招:放大关键行动 ,就是首先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当下的优势劣势出发确定解决方案,然后把方案细化、拆解关键步骤,再集中资源落实关键步骤、行动,最后在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集中优势兵力,打赢关键之战。
我是歪姐,每天分享1个思维模型,成功不会离你太遥远。感恩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