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2.
弱柳扶丝,于河岸边在寒风中娉婷起舞。
刚踏出苏州站,便看到围绕这座古城的护城河水平静而又浩荡地流动,沾染过冰冷河水的冬风触到脸上有一丝刺骨的寒意。
在这个万物静默的萧条季节,我再一次踏足苏州。
姑苏,姑苏,辗转于无数文人笔下的江南一隅,只让人浮光掠影看一眼便能在心里慢慢铺卷出关于她的前世今生,关于她那些缱绻的、温柔的、如曲巷中流出来的幽幽碧水一般神秘多情的故事。这两个字,有叫人魂牵梦绕的难忘魔力。
姑苏,是水做的。
承接着运河之水,地处太湖之东,怀抱大大小小几十个湖泊,苏州的水是不用她过多诉求便唾手可得的珍宝。以此珍宝滋养着城内多如牛毛,星罗棋布的曲径水巷,搭建出一座一座或玲珑小巧或平实古朴的石桥。
姑苏的水,是沁在身子骨里面的款款柔情。
平江路畔石栏古意,多情的柳丝在冬季晚上抚在脸侧生出些许凌冽的清寒,幽深的河水老得像是时光的记录者,将河岸边店铺中点亮的星星点点的光芒无声地揉散在她不惊、不急、不燥的寒波当中。沿着青石板路往内多行几步,红楼茶座深处飘散出来“叮叮咚咚”撩拨三弦的声音,伴着咿呀耳语般的苏州小调,能将人的身子骨化成一汪石路下的河水,与夜中的平江路共同流往藏在这幅画卷尽头、静谧温柔的桃源。
姑苏的水,时时能流出那湾三尺河道,流过无数个码头船坞,弯弯曲曲地,流到人的胸怀里去。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站在嵌着道道乱纹的青灰石柱下,抬头便能看到篆刻于此的楹联。宋苏舜钦贬谪姑苏,花四万钱买下宅院于山顶修石亭,名曰“沧浪”,是为院外碧水绕波,泛舟河上,探盈盈修竹,怡然自得。可如今立于沧浪亭下,极目远眺却望不到园外的淼淼青波,山下开凿的一池碧潭在秋冬严寒之中也已枯褪见底。山顶的孤亭失去水的怀抱仍以一方“沧浪亭”的匾额遥对着青天,沧浪沧浪,它的水从不是我浅薄目光中映照出来的玄泽涟漪,而是在水中浸润千年的古城在人耳畔拍响的涛涛河浪,在人心中流出来碧波浩渺。
3.
坐在旅游公交上,几乎每隔百米就会冒出一座可能本地人也道不出它的故事的古拙的石桥,我想,这就是苏州吧,缘水而生的城市,一家一河畔,一桥一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