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边远的贫困山区,很多孩子都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即使有机会,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也会辍学,尤其是女孩子。
1. 一次,整理某山区入学孩子的家庭信息,被一条信息困扰了很久,上面显示:这名孩子13岁,他的母亲28岁。也就是说,孩子妈妈15岁就生下了他。
辗转找到这个孩子,我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他奇怪地看着我,用很平淡的语气告诉我:“没错啊!就是这样啊!我13岁,我妈妈28岁,我妈妈15岁就生下我了。如果我是个女孩,我都不来上学了,在家呆两年就嫁人。”
2.出于工作原因,我曾随同事深入某山区进行调查。其中,一个女孩让我印象深刻。
女孩14岁,由于入学晚,刚上七年级。断断续续读了半年书,每次提前离校都是家长接回去的,学校出入登记表上每次都写着:“因病回家”有细心的老师给她家长打电话:“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天两头生病回家对她学习影响很大。建议家长带她去检查一下,查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不要耽误了孩子。”家长呵呵笑着说:“会的会的,谢谢你了!”
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该学生不来了,家长电话也打不通。学校老师自发去家访,他们先是乘汽车,后骑摩托,最后什么交通工具都去不了了,只好手持拐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了三四个小时才到女孩家。说明来意,家长才道:“她不在家,她去表哥家了。”于是,一行人又在家长指引下,循一条羊肠小道,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一所陈旧的木房子,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女孩。老师们回来后,只摇头叹息。
后来,同行一位女教师才道出了原因。“她说要结婚了,要嫁给她的表哥。”我觉得非常不可理喻:“你们怎么不再劝劝她呢?15岁,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结什么婚?”老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生气地吼:“怎么劝?她那肚子都要六个月了,她父母说上学期她就是去的表哥家,一早就有孩子了,家里只等着给她办喜宴了,谁劝得回来?”我默了。
3.一次去产检,排前面的女子看着十分稚嫩。她小小的个子,身高不到一米五,瘦瘦的,目测不超过八十斤,脸色蜡黄蜡黄的,医生问她:“你多大了?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她只瞪着眼睛不说话,医生先后用普通话,方言,她都不吭声。医生又问她:“你知道这里是围产保健部吗?”她还是不吭声。
排队等候的准妈妈们这才注意到她,试着跟她交流,无果。
正在一筹莫展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背着孩子的年轻男子进来了。他咕噜咕噜和女子说了一通民族话,然后跟医生说:“她说肚子疼,我们来看看。”
医生看了看他背上的孩子,问他:“孩子几个月了?”
“三个月。”
“顺产还是剖腹产?在哪里生的?”
男子迷茫地不知道怎么回答。
医生换了个问法:“生孩子的时候,肚子上有没有开刀?”
“没有没有,我家人没切她。”
医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嘀咕道“在家生的啊!”然后她问了最开始那个问题“你老婆多大了?有15岁吗?”
“18岁,她18岁。”男子回答得很快。
在我产检完,正准备离开时,我看到刚才那个医生被另一个年轻的医生拉着火急火燎地往B超室跑,隐约听到她们的对话,“腹腔里都是血”“孩子才三个月”“十五六岁”
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些女孩子,她们过早地离开了校园,在孩童时代就承担起了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