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初我担任长春市实验中学校长兼学校党支部书记、1985年初到吉林省教育学院主持工作、1990年初又到吉林广播电视大学主持工作,直到1997年5月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我把从“不或”到“耳顺”这20年献给了这三所学校。工作中有成功的体验,也有挫折的苦痛,对于如何管好一所学校多少有些感悟。尽管受到时代局限,在当时是很“现代”的,时下可能已经落伍了。不过,我还是拿出来晒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批评指正也欢迎。
一、强化师德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浓厚的教育意识。“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德性好,威信才高,教育效果才能好。我以此为信条并身体力行。
任校长后,我把培养教师的教育意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讲话、专题讲座、媒体发表文章、用典型引路等各种方式帮助教师增强教育意识。在师德建设上,既要立言,更要立行、立德。为此,我对自己约法三章。
工作要苦干。我在市实验中学是党、政一把双肩挑,但仍然兼课。
福利往后排。我到市实验中学后,为了把二部制上课改为一部制,办法之一是紧缩办公室。紧缩办公室直接影响员工利益有难度。我们几位校长、党支部、人士干事大家共用一间办公室,领导带头紧缩,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十天后学校就改回了一部制。《长春日报》在显著位置加以报道,全校师生精神振奋,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6年秋省教育学院分配宿舍,按教授、院级、处级和一般干部四个档次排队选房。当时我是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我在处级档次中选了顶层靠西山谁都不想要的那户,难度很大的工作顺利解决了。
荣誉要让人。长春市实验中学是省首批重点中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是省教育厅的直属单位,教育厅在分配“代表”“委员”,“劳模”“先进”,“特殊贡献”“国务院津贴”等等指标时往往予以照顾。而指标一般都先落到学校。受长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荣誉指标来到学校,大家往往首推领导。就看领导接不接受了。我当了近20年校长,从没接受一次,没给自己带上任何一个光环,包括评正高职称。1987年国家恢复职称评定后,我被首批评聘,算是1985年的副教授。到电大工作以后,电大的正高职称名额一直不够用,我就一直没有申报。直到1997年退休,我还是副教授。
省电大原教务长赵中山教授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话:“宋正友同志,谦恭礼让,淡泊名利。凭他的条件,申报正高级职称,不但有资格,而且有机会,但他自动放弃了,多次把机会让给下属和同事。”
我退休已经20多年了,但电大的老师们还记着这些事。去年教师节前夕,陈明兆教授还在电大退休教师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向全国唯一的正厅级校长兼党委书记宋正友副教授致敬!”
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这是一条普遍的真理!对于师德建设也是一样。
二、弘扬团队精神
对教师的评比和奖励是学校管理中的又一重要课题。如何使评比和奖励产生更大的推动力,是一个常有常新的课题,需要认真研究。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受奖的是教师,然而透过受奖教师,人们看到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工作作风。
我认为:以学生考分论教师优劣,会破坏团队合力,不可取。学校和企业不同,学生品学方面表现出的成绩不是哪一位教师个人的独功。表彰奖励必须坚持“集体第一、个人第二”的奖励原则。我把实验中学评比奖励教师的做法和体会以《浅议对教师的评比与奖励》为题成文寄给《中国教育报》,很快就登出了。报社副主编刘英杰还来信告诉我,彭佩云副部长在报纸大样上给这篇文章写了旁批:“这篇文章写得不错,问题抓得好,观点正确,文字简明。”
为了加强团队建设,我提出了“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风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加以培植,努力让它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成为能在学校长久起作用的一种重要管理因素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建设团队的这一目标要求,我又带到了吉林省教育学院和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三、坚持强基固本
强基就是要注意打基础。长春市实验中学《从起始年级抓起》、《基础教育要抓基础》等经验文章曾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等多家报刊上介绍。在省教育学院期间,我还主编了一套《教学基本功手册》,引导教师练教学基本功。
固本就是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好学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学校和老师贵在启迪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靠补课、让学生拄着拐杖走是走不远的。学校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案,就像每一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落在教材和课程表上一样,督促教师遵照去做。
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团队精神,坚持强基固本这18个字,很简单,很传统。但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不树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的坚定信念,一遇到干扰就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