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读书笔记p139-190
我们学习知识时会有一误区:把知识的搬运当做知识的学习,做笔记,把知识转化成思维导图,把知识存储在大脑里,这些都不算是学习知识。掌握了多少知识,不取决于我记忆了多少,而是取决于我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记得曾经看过一个“721”法则,用10%的时间学习知识,用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用70%的时间去练习。与人沟通时,我们会用自己理解之后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其是当别人有质疑时,我们会调用自己大脑里所有的有关这个知识的信息与人沟通,能够加深印象。当我们用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和实践时,知识会变成我们的技能,只有在使用中才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体会,当发现有些不适合自己时,可以是当地调整,让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得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迅速调整,如果使用错误的方式或方法,那么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获得及时反馈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或者水平略高的圈子,大家能够相互沟通和探讨,一起进步。另一种就是把经典作品当做老师,让它们来反馈。把自己的作品和经典作品比较,找到其中的差距,不停地练习不停地临摹,水平慢慢就会提高。
我们的大脑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监督者,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就是这两个小人同时工作。书上所写的美国的艺术家梅伦,发明的“晨间笔记”,就跟树丰老师提倡的“晨间思”是类似的概念,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把大脑里想到的事情写下来,不管是什么,随意写,不定主题,不定方向。刚起床时,我们大脑里的监控者还没有睡醒,可以依据我们内心的想法自由书写,潜意识里的想法就会冒出来。练习的时间长了之后,我们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关闭“监控者”,我们的思维发散能力也会很强。晨间思目前我坚持了四十多天,还没有到可以自由关闭“监控者”的状态,但已经有所感悟和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