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穗鹛》——简评

《夜半穗鹛》——作者:孟立明

我在看这篇小说期间满屋子找博尔赫斯的书,最近是买了一套但是放在办公室没拿回来。家里有几个散本,脑子里有一个印象,具体是哪一篇忘记了,但是就想找到。可是再往下看我发现不用找了,因为这篇小说所涵盖的根本就不是他的一篇作品那么简单。

如作者在作品中所说的无法描述的“灵”。我似乎也无法用自己所认知的语言来评论这篇小说。所以,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触。

文学、艺术、科学……总是为了通往一个“真理”。然而,“真理”是不能让人接受的。作者在作品中提到了养蜂人也是诗人,他不写诗了,而选择了“流放”。博尔赫斯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数表达过这样的观点。那个最接近的真相,不仅不能说,灵魂也必须被流放。因为,那个不可探究的东西让身为人的“东西”无处安放。

“读诗让人充满希望,而写诗则让人绝望。”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接近真相。

《三体》中,称更高层的文明为“歌者”,用人类所认知的所有一切去感受我们以上的维度,也许“诗与歌”还勉强可以派上用场。不然我们还有什么?

而那个被压缩的,被扭曲的,被奇奇怪怪又不可言说的东西,实际上时刻都有,也时刻都不存在。那是什么?是“灵”?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灵”。而我们总说,信则有不信则无。聊以安慰,自欺欺人。这世间之物我们知道看到只是少少的一部分,在固有的一种形态中自我安慰的生存。

“我”病了,是见过这样的东西才会得的病,人是无法通达真相的。所以,见过一次不可言说的秘密,一定是碰到了“灵”所带来的震撼效应。病,只是一种形态,如果有一天好了,也是烟云一场,又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之中。如果不好,只能想办法通悟。可我总觉得,见过的人,无法通悟,因为人太有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