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晓松奇谈》世界卷,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晓松对美国各州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的描写,让我最羡慕的是高晓松老师的纵情山水、快意人生。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要我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读书能让人快速地认识新东西,也是最低成本获取新知识的有限途径,尤其对我们上班族、加班狗来说更是如此。当然,这也有局限性,毕竟没有亲眼所见所闻,印象没有那么深刻。一口气读完合上书本后,脑子里对于内容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除了惊叹高晓松老师的博闻和见识,只记得几个重要的地名和人名了。
“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
如果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千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