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说,这个仗义的人呀,往往是“屠狗辈”,也就是指那些没啥文化、干着看似卑微工作的底层小百姓,而那些负心的人,往往是满嘴道德的“读书人”,也就是指那些饱读诗书有知识、有本事的、看似高人一等的家伙。
而在以“读书人”代指的文人阶层里面,有类人更有“负心”的习惯——艺术家。负心,通常意指背弃情义的行为,比如对朋友背信弃义,又比如对爱人始乱终弃,而艺术家,在爱情方面往往更容易“负心”。
比如说很多人熟知的那些世界艺术艺术大师,特别是西方的艺术家,大多都有着这种“负心”的情感过往,而在相对保守的东方,艺术家群体也可以说是“负心”的重灾区。
那比较有名就比如说张大千,一妻三妾外加各种纠缠不清的情感,然后呢,就像今天要介绍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也经常被认为是艺术界“负心”的代表者。
那么,徐悲鸿真的是个“负心汉”吗?
一九四四年早春,贵阳最大的报纸刊登了一则断绝(解除)同居关系的声明,声明人称自己与同居者已经分开有八年了,虽然中间有亲友调解但却仍然破镜难圆,特声明此后两人互不相涉。
发布这条解除同居关系的声明人,就是徐悲鸿,而声明中提及的同居对象就是蒋碧薇。
要注意的是,在这则后来总是被人说成是“离婚声明”的声明里,声明人特别说明了是“断绝同居关系”,他并不认同自己与对方是“婚姻关系”。
因此,在他看来,无需办任何法律上的手续,仅仅在大报上发布这样一则声明,就足以解除这种“同居关系”了。
事实上,这是蒋碧薇第二次被“解除同居关系”。早在六年前,广西最大的报纸就曾刊登过类似的声明,当时徐蒋已经闹了差不多两年,因此,一九四四年的声明里面说他们分开已有八年。
广西的声明未能真正断绝关系,是因为徐悲鸿当时未能与新欢修得正果,而贵州这则声明之后,徐悲鸿终于如愿以偿,只不过,这一次的新欢也早另换他人。
一九三四年,作为导师的徐悲鸿在一次野外写生时,忘情拥吻了十几岁的美术生孙多慈,事情迅速传入蒋碧薇耳中,二人关系从此开始恶化。
闹了几年后,徐悲鸿决意要娶这个学生,而他找的理由就是自己与蒋碧薇并非夫妻,而只不过是同居。
而蒋碧薇在十几岁的时候,是通过私奔而和徐在一起的,既然是私奔,也确实没有办理结婚手续。
但数十年的“同居”,其关系自然也已经无需用一纸婚约来证明了,所以,蒋碧薇坚决否认这种“同居关系”,也绝不认同徐悲鸿仅凭一纸声明就可以有撇开自己另觅新欢的权利。
广西的这次声明,以失败告终,原因不是蒋碧薇的据理力争起到了作用,而是因为徐悲鸿的所作所为引发了世人痛斥“负心汉”的舆论,他的新欢孙多慈及其家人也都无法接受排山倒海的道德谴责,主动选择了离开徐悲鸿。
于是,蒋徐二人又磕磕碰碰共渡了几年,但关系却未得修复。
郁闷的徐悲鸿再度“重施故伎”,又和学生廖静文擦出了小火花,不久就有了贵阳的那则声明。声明不久,他便与廖结婚了。
早已心灰意冷的蒋碧薇,自知与他相伴相守二十八年,始终抵不过他与新欢的一时温情,但对于徐悲鸿始终不承认与自己曾有过婚姻的事实,她无法接受。
蒋碧薇旋即聘请了律师提起离婚诉讼——即使敌不过新欢要被他负心,也应该是正正当当的离婚。
而另一边,已经另筑爱巢的徐悲鸿,为了能安安心心地和廖静文生活,也毅然同意了离婚,算是对他们曾经二十八年的“同居”正了名,承认了蒋碧薇与他曾经的确存在婚姻关系。
在当时,世人对于他的作为不仅颇为不屑,更是痛斥他为人师表却屡屡与学生纠缠、对与他相守数十年的发妻而言无疑更是“负心汉”。
而在如今,有人却说在那个年代,徐悲鸿其实不算是“负心汉”,艺术需要新鲜的爱情来启发灵感,只能说是大师“多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