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觉得你知道的事,别人就都知道”
在运营届网红小王子(现在应该叫运营大咖了)的朋友圈,看到过这句话2次,一次是他开了个收费的PPT社群,专门教人写PPT,一次是他介绍公司的设计师小朋友使用知乎。
想起读大学的自己,不知道知乎为何物,也不知道李敖是何方神圣,只记得李敖来我们学校办讲座,组织派我去负责给他拍照宣传,懵懵懂懂地问室友:“李敖是谁啊,这么大阵仗”,室友音调高8度:“你竟然不知道李敖是谁?”
是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知道得越多,越发觉自己无知。
看电影《沙漠之花》,黝黑干瘪的华莉丝发现女人不用进行割礼时,三观尽毁,因为非洲人民的无知,让幼年的女性们被迫割礼,从鬼门关闯过后,忍受只有黄豆大小的孔排尿,忍受新婚之夜由丈夫用刀切开。
当我发现有割礼时,跟华莉丝发现女人不用被迫割礼时,是同等震撼的!
电影《沙漠之花》主要讲华莉丝从索马里沙漠中走出到成为世界顶级名模的经历。
四岁时就被父亲的朋友奸淫,五岁时被迫接受了数年前已经夺去她亲姐姐生命的女性的割礼,十二岁时为了五头骆驼被父亲嫁给六十岁的老叟,赤脚逃婚在沙漠中差点成了狮子口中的食物。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伦敦做佣人,留在伦敦,被发现,拍照片,成为一名很红的模特。她把自己5岁时曾受割礼的惨痛经历公之与众,希望能有更多的非洲女人不再受这种酷刑。
还发现,你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是别人的盲区。
在群里选助手时,采取了投票形式,考虑到天南地北的群友、在线的时间不统一等,采取麦客表单,自己设置了表头、在线投票截止时间、投票门槛等,发到群里。
投票的结果相当让人满意,基本上没费多少工夫,因为麦客表单后台已收集好所有数据,统计成表格,并且以图标,如条形图等形式展现。
原本需要至少1个人力,3个工作日时间才可以做好的事情,现在前后加起来不超过1个小时。
遇到一个情况,某公司需要统计百家以上的数据,原本采用纸质版,一个一个上门收集,而且经常有拖延现象。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严重影响公司的战略,于是老总下决心整改,拟定自行开发程序,用于一线人员用电子化的方式收集数据。
研发程序需要时间,一时半会搞不定,如果目前又急需要每天实时数据,咋办?可以先用麦客表单代替:
可以自行设定收集的数据纬度,通过邮件、微信等多种手段发给对方;还可以设定截止时间,超过时间,表单自行停止,没有填表的人,用vlookup一匹配一目了然;还有个好处在于,填表是一对多,其他人看不到你填表的内容,保证了数据的隐私性。
不得不感叹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抓住了大众的某个需求点,做到极致,低配版的即可满足大众基本需求,收费版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没有收任何广告费,为麦客表单广而告之,好东西,值得分享。
这个事例,也让我清晰的意识到,术业有专攻,不仅人如此,企业也如此,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事情,别人就都知道,以后有好东西,会多多分享啊。
工作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也数见不鲜,因为每个人的接触面和兴趣点不一样,每个人提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也不例外。
羚子善意地提醒过:“曹霞,以后跟男神约会的时,收着点,别把对方吓住了。”
我头点得跟拨浪鼓似的,嘴里应声有词:“嗯嗯,是的,你提醒得对,记住啦。”
有一次跟男神聊天,提到男女差异的问题,聊得正起劲,忍不住从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聊到脑神经科学。
还一本正经描述男女左右脑差异的原因,因为女生的左右脑通路比男生多,通路就想是桥梁一样,桥梁越多,跑得车越多,同理交互的信息就更多,巴拉巴拉巴拉……
兴起时,加上动作,用手比拟信息在“桥梁”上跑来跑去的样子,突然之间,想起了羚子的话,下意识用手捂住嘴,偷瞄了一眼男神的反应,心想:“完。蛋。了。”
结果是没有结果了[捂脸]。
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不要觉得你知道的事,别人就知道,小心陷入“知识诅咒”。就像以前的我一样,认为别人理所应当知道,当别人表现出很盲目的样子,内心的os是怎么这种事都不知道。
相反,别人也是这么认为我的,这个傻孩,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都没耐心再讲一边,或者觉得这个人不足以与之共事或者协作,导致事情进展不顺利,应验知识诅咒。
明白了这个道理,一般大大方方地承认:“不好意思,这个本宝宝不懂,求赐教~”、“大神,撒娇卖萌求解释下~”、“有没有推荐的专家或者公众号,学习了解下~”、
如果是我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喜欢复盘又喜欢复盘,更喜欢写出来分享,虽然记录的经验和感想不一定是最好的,希望对亲爱的们有助益。
然后,我就每天坚持厚颜无耻的更文了,感谢亲们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