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一部电影,名叫《邮缘》。198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著名导演桑弧执导,当时的“小鲜肉”郭凯敏、著名的“燕子姐姐”陈燕华主演。
影片以集邮为媒介,描写了青年工人丁大森与邮递员周芹一段饶有情趣的故事。其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男主角的姐姐丁慧娟与黄山农场工人高强深深相爱,却遭慧娟妈妈百般阻挠,抱着"上海再苦也比外地甜"的偏见,偷偷藏起高强寄来的信件,试图切断二人的关系。
慧娟总也收不到高强的来信,以为他变心了,就写了最后一封信并装进两枚邮票(一枚荷花图案、一枚燕子图案),希望高强收到信后,无需写字只在两枚邮票中选择一枚贴上,寄回来即可知道他的想法。
如果选择荷花图案的邮票,代表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说明他们的关系已经终结;
如果选择燕子图案的邮票,则代表“似曾相识燕归来”,表明高强还在等待慧娟的到来。
这里借用了北宋词人晏殊在《浣溪沙》春恨词中的句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没想到一千多年前的词句,到了现代仍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予以新的含义被使用。
宋词之所以能够历经千载而不衰,我想在于它的至真、至情,不清高也不妄自菲薄。
当唐诗发展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的时候,它的成就已经有些高不可攀,民间慢慢就读不懂了。
凡是艺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正说明它越来越远离民间。这时在民间就出现了词。
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后来当文人开始用这一形式去书写自己心情的时候,它才变成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合作产生的文学成就。
寄词于情,真情流露。
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写出了对妻子刻骨铭心的忆念。不用想她,也不会忘记,可见其感情之深。故知“不思量”是假,“自难忘”是真,非深于情者,不能说出此语。
慰藉心灵,寻求精神支柱
1923年,梁启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苦痛中的小玩意儿》,这一年他非常不幸,老伴生病多年后,在这年中秋节过世了。
妻子去世料理完后事,孩子又要到美国求学,梁启超当时说:“丧事初了,爱子远离,局势动荡,兵变如麻。”加上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刮大风下大雪。梁先生当时的心情极度糟糕,心境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这时梁先生读起了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人生就是在经历大大小小的离别,爱也罢,痛也罢,都是要经历和面对的。“自古”一词用得多好,不仅我们现代人会经历,连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难免。如此一想,梁先生的孤独、苦痛,就可借此词句得以排解了。
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宠辱不惊,处变不乱。
苏东坡《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面上是描写对待刮风下雨的态度,不怕刮大风下大雨,风雨过后,也无风雨也无晴,其实是写对待人生的态度。
为建筑定名,与山水共响
与谁同坐轩,为苏州拙政园中一亭,筑于西园水中小岛的东南角,东南朝向,面对别有洞天的月洞门,背衬葱翠小山,前临碧波清池,环境十分幽美。
此亭的名字取意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与谁同坐”一句反问,拨动了游客的心琴,使之与山水共响。让人们去捕捉,去聆听清风明月下的天籁之音,去咀嚼醇美的诗意,去眺望举目入画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