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孩子在计算的时候比较顺利,一旦遇到有文字的题目时,顿时卡了,究其原因,理解能力欠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逐渐发现: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根。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逐步开展阅读教学。有的老师就问:你是数学老师,怎么还给孩子讲故事?读书呢?有时还开展阅读比赛等活动呢?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笑笑,说,我喜欢倒腾这些事,其实不然。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亲近母语项目,让我对阅读更加的有了期待。
今天,我认真聆听了孔老师的日有所诵网络教研,感悟颇多。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我来谈谈:
1、行动是一切思想的落脚点。不管是一般的教研,还是各式各样的培训,作为老师经历很多,每次培训或多或少都会有感悟,但很少有老师能够把它落实到行动当中去,不能够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那么,这样的培训不听也罢。
2、润物细无声才是最高境界。有的人喜欢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有的人喜欢小桥流水的浪漫。不管是诵读课还是阅读课,他们面对的群体有所侧重,但目的是一样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阅读也是一样,急不得。所有的拔苗助长式教学方法,虽然可能取得一时的效果,但长久不了。读书,贵在坚持。在潜移默化中,把孩子带进了诗歌的场景。在聆听孔老师的低段教学设计中,我就发现孔老师把握了孩子的特点,比如:渡河复渡河,看花复看花。孔老师就让孩子说自己眼中看到的花,让孩子去说,你说一句他说一句,不知不觉中就把孩子引入到作者的诗歌中去了。
3、重复是一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作为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对这点体会很深。初入学,孩子们什么都不懂,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同时,重复也符合知识的遗忘规律。
日有所诵,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我们需要坚持让孩子们朗读。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方法和习惯的获得。学生如此,老师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