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他7岁开始学钢琴,因为并没有以音乐为职业的打算,所以虽然每天练练琴,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非常多。这个孩子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经常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
慢慢长大了,该读大学了,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学习法律。
如果不是一场音乐会,他的人生轨迹应该就是顺利的读完大学,然后成为一个律师或者法官,可是,二十岁时观看的一场音乐会,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是一场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技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们把他称为“小提琴上的魔鬼”,因为他那高超的琴技简直只有魔鬼才能做得到。
这位二十岁的青年看了帕格尼尼的音乐会后,深深的为音乐的魅力所打动,他下定决心也要成为一个音乐家。他拜当地最著名的一位钢琴老师维克为师,学习钢琴演奏。虽然从小有过一定的钢琴基础,但曾经积累的练习时间还远远达不到成为一个钢琴家的要求。
为了能够尽快将自己的手指训练得灵活快速,坚强有力,他自作主张,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练习方法:用一根绳子拴在手指上,绳子的另一头吊着一个重物,强迫手指克服重量,用来加强手指能力。他练习得非常刻苦,但欲速则不达,他的手指被彻底练废了,永远都不能弹钢琴了!
不能弹琴的痛苦折磨着他,他是那么喜爱音乐,生命中已经不能缺少音乐了,经过了痛苦的煎熬和思索之后,他确定从创作入手,不能成为一个演奏家,就努力成为一个作曲家。他也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本来他的文学功底就很好,非常擅长文学创作,现在学习音乐创作,不过是从使用文学语言创作变成使用音乐语言创作,本质上是相通的。
他顺利的转换角色,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之后,他又发现一个问题,文学作品是用文字为载体的,只要识字的人就能够阅读。但音乐作品必须要通过声音展示出来,即使发表了乐谱,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欣赏,因为能够读懂乐谱的人很少,甚至,能够阅读乐谱的人里,看着乐谱就能够在脑海里重现出声音,把乐谱变成“内心听觉”的人也是非常非常稀少的!
现在,他需要寻找一位合作者,这个人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钢琴弹得好;二、对自己非常了解;三、能够长期合作。寻找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那个人,本来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对这位青年作曲家而言,反倒不困难,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叫克拉拉,是老师维克的掌上明珠。克拉拉比这位青年小9岁,从青年20岁来到维克家学琴,他们就相互认识并经常相处在一起,彼此欣赏着对方。克拉拉的钢琴演奏水平很高,很小就成为了知名的钢琴演奏家。
青年是看着克拉拉长大的,他把克拉拉小时候的一些可爱形象,创作成了一组乐曲,这个组曲的名字叫《童年情景》,一共13首,分别表现了小姑娘时期的克拉拉那童真可爱的样子。
青年克服了来自老师维克的阻力,成功的娶了克拉拉做自己的妻子。夫妻两个一个创作,一个演奏,相得益彰,情投意合。
这个故事中的青年作曲家,就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他的音乐细腻,敏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美好和多情。他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还撰写了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成为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