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

期末考试结束了,成绩也慢慢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你的心情怎么样?是欣喜还是愤怒,还是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推荐父母们看一本书(不管教的勇气)。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这本书的体积不大,内容不多,源于作者不喜欢讲太多的道理。在他认为很重要的会加上黑色字体,每一章都有2句很精彩的提示。

无数焦头烂额的父母忘记了一件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想达到什么目的?父母们会说,怎么会不知道呢?我们要他(她)品学兼优,前途一片光明。想一想,这是不是我们的父母曾经的希望吗?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我们没做到,为什么一定要我们的孩子做到呢?

所谓的教育孩子,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见自己,我们的遗憾和理想希望有一个重来的机会。父母们别忘了,现在是孩子的人生,他(她)有自己的选择。我们的愿望只能是沟通以后还是尊重。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历史的轨迹也是诡异。

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而自立需要3个条件,1.能够独立做出选择.2.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父母只有先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自己的意见。

大家来一起接受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表扬是一种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的自上而下的评价。

孩子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情。寻求批评其实往往是为了寻求关注。

孩子不是为了父母学习。孩子有孩子的目标。学习很好但只知道考虑自己的尖子生也不可取。孩子需要的是生活的勇气。孩子的失败由孩子自己负责。

总想让孩子避免失败,其实是一种娇纵。如果不是致命的错误,应该让孩子去面对自己的课题。一定要尊重孩子。每天平安无事的活着就很可贵。努力做到即使得不到表扬也好好做。感谢孩子的付出。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仅仅是爱孩子还远远不够。努力学习与孩子的相处之道。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愤怒正当化。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习绝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让孩子懂得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学习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绝不可以养成只有父母监督才学习的习惯。孩子懂得不应该辜负信赖自己的人。

沉迷于游戏是孩子给自己制造的一种幻想。

父母也要享受自己的人生。保持距离不是放弃。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自我价值认同感。任何人可以做到所有事。

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挑战。人生不仅仅是获取帮助,给予才会更开心。从孩子身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越被说其实能做到,越不好好学习。自卑感能刺激成长。

在我们家长总想伸出手来帮助孩子时想一下,你回去帮助比自己厉害的人吗?你肯定不会,所以,你的潜意识是把孩子当成了不如你的人,这是一种巨大的限制。没有经过真正努力而获得的成功转瞬即逝。Easy  come,Easy  go.学习不是为了被别人认为优秀,而是为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用。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分清父母能够决定的和不能决定的。

概括完了本书的精华部分,家长们千万不要想,那我什么都不做了,这是放弃啊不是放手。放手是明白孩子的界限,在孩子求助时时刻奉上我们的想法,让孩子明白只要他存在就是我们的幸福。剩下的只有用我们的目光追随孩子,用我们颤抖的心❤️送出祝福祝愿,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己。愿每一父母也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了解更多的亲子关系,也可以去看阿德勒的系列心理学著作。也是本书的思想来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