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食者的两难》
涵盖了相当丰富的跟食物有关的内容的一本书。作者先选取了食物产业“工业化光谱”的两极来分头研究——一边是再工业化不过的农业种植和现代养殖方式(过剩的玉米、同质化且充满“人工痕迹”的养殖鸡和牛),另一端则是把“永续”和“快乐的动物”放在首位的、“告别条形码”的本地农场(好吃、规模小、拒绝邮递业务)。第三部分则是作者作为一个杂食性个体通过与食材的“互动”而衍生出的对一些问题的思考:素食者的诉求是出于同理心还是人类本位主义?亲手猎杀动物是种什么体验?采蘑菇是种什么样的技能?整体上作者还是比较客观地讨论了各种立场,没有一味抨击某一边,也加入了现实考量。以及,那只野猪听起来真好吃啊。
2.《钟塔杀人事件》
挺典型的本格类了——暴风雪山庄之后出现多次密室杀人,给出看似可信的谜底后再多次推翻,最后以某个细节为契机揭露真相。弱点是文笔不行,故事讲得干巴巴,跟看中学生作文似的。
3.《游隼》
一本寂静的书,打破寂静的似乎只有游隼击杀猎物时猎物骨头折断的声音。作者似乎对死亡有种迷恋感,几乎堪比他对游隼的关注。“所有静止之物都已死亡。所有移动、停下,而后便不再移动之物,都会缓慢地死去。”在跟随游隼的过程中,作者的视角像是会转移到这些鸟类身上,从仰视变为俯视——他当然还是被重力困在地面的,所以文字难免有点微微的遗憾感。他对鸟类的这种关注,让人好奇他对于人类本身的看法。不过跟那些羽毛辉煌如阿兹特克风格装饰一样的猛禽比起来,人类是显得笨拙和单调得不行。“我们躲避着人类。我们厌恶他们忽然举起的手臂,他们胡乱挥舞的癫狂姿态,他们古怪的剪刀似的走路方式,他们漫无目的地左摇右摆,他们墓碑般惨白的面孔。”
4.《存在主义咖啡馆》
“咖啡馆”用得相当贴切——这还真的是本给人以小坐闲谈式感观的存在主义学者们的理论、生平和恩恩怨怨的社交圈子的一览手册。故事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讲起,像是把萨特、波伏娃、海德格尔、加缪(或者可以叫“连哲学文盲也知道的名字们”)等一众人士在半个多世纪(或更久)的学术和生活轨迹收进了一张带着详细标注的巨大插画里,并用可以让普通人看懂的方式提及了一部分理论:梅洛-庞蒂的“我们的存在中那些限制我们的方面,同样也让我们与世界产生了联系,给予了我们行动和感知的机会。它们使我们成为我们之所是”、波伏娃的“女性是男性的‘他者’”、海德格尔的“我们是一片‘林中空地’(clearing),是疏朗处,是一块敞开、亮堂的林中空地,存在者在这儿可以像树林里的小鹿一样,腼腆地站出来”等等。重点是,书挺轻拿着不累……
5-7.《三体:三部曲》
发现忘了个七七八八,于是重新刷一下,觉得美少女们都是换头那个画风的……时隔多年再次看到庄颜上线的部分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起了x洁的白丝袜hmmm……麻麻黑的黑暗丛林和麻麻黑的人啊……《死神永生》有点像三级跳远的第三级直接把人戳出沙坑丢进了深海恐惧终极版一样的宇宙里……(读后感吐槽比例大了点,但我并没有不喜欢《三体》!)
8.《球状闪电》
大概是先看了三体再看这本造成的落差,球闪无论从故事上还是人物上都很不吸引我,三星纯粹出于个人喜好。以及,非常不推荐喜马拉雅上的有声书版本,听了一章被抑扬顿挫跨越了至少两个八度的蹩脚译制片配音腔给雷出来了……
9.《亢奋战》
三星半,关于第三帝国的毒//品问题,跟之前看过的一本讲可卡因传播史的《蛊惑时间的力量》有一部分可以对照着看——尤其是希特勒的毒//瘾问题的部分。对二战史了解有限,所以不确定作者的考据和就此得出的第三帝国对成瘾药物的依赖程度的结论可信度有多高,似乎略跳跃了些。作者之前似乎一直是写虚构文学的,所以这本非虚构读物也写得挺有情节感,可读性还是不错的。
10.《圣母》
挺女性角度的一个故事,虽然不是多深刻的见解,但是足够现实——职场的两性互动、男女分工、孕产期男女的不同态度(通输卵管时疼到呕吐vs兴奋地表示“诊所用的是西洋片呢”),以及点题的那种“为了孩子,母亲可以是恶魔和圣母的两位一体”的结论,都很有既视感(啊丁克赛高)。谜题上算是有两重反转,细节铺陈得不错。
11. The Voyeur's Motel
《邻人之妻》作者的另一部作品,题材和内容关系,这本引进的可能性应该不高,不过可看性也比较一般就是了。作者1980年收到汽车旅馆主(voyeur本人)的来信,描述了他在自家旅馆里近二十年的偷窥行为,并视自己为某种业余的观察家一样的存在。作者在三十年间陆陆续续收到voyeur的偷窥记录手稿,不过因为后者一直坚持匿名,所以直到多年后才得以成书。虽然题材听来猎奇,手稿摘录中直白露骨的描述也不少,作为“业余观察家”的voyeur也的确注意到了在紧闭的卧室门后一些寻常又值得注意的两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但整体上有种流于泛泛的感觉,很像一本文笔平平的长篇日记……
12.《公平之怒》
三星半。看书的时候时常有种在看计量I考试题解析的既视感……不平等的消极性作用于各个社会阶层,尽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中,对不同收入等级、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等等群体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作者在用图表说明了平等/不平等程度和教育、心理和生理健康、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数据为何存在有意义的统计学关联性和/或因果关系,顺便探讨了既然提高社会平等如此有益,为何这一目标如此难以达成。“什么因素使得社会地位和友谊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二者代表的是令人们汇聚到一起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如同动物世界里的强弱排序一样,社会地位分化实质上也是一种凭借强制力和特权来进行排序的方式,不顾及其他人的需求。最为赤裸裸和野蛮的形式就体现为“强权即真理”和“弱肉强食”这种态度。”——诸如此类的分析还挺有趣。
13.《同情者》
“同于西方人,东方人总觉得自己土地上的一切无趣乏味。”打入南越军内部的“我”是间谍、越南人口中的“杂种”——一个法国神父和13岁越南帮佣的私生子,接受了美国大学教育,口音完美,并按组织授意跟着将军流亡去了美国。将军开起了河粉店,好莱坞导演1美元1天雇佣越南难民演着美国大兵为越南复仇的电影里没有名字没有性格差点连惨叫声音都不对的角色,“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他们必须被代表。”小说在最后四分之一竟又转折进了新的方向,“我”回到“自己人”掌权的越南,却日复一日地写起了检讨,直至成为被拷问的“病人”。这一段里旧友对“我”的“提点”近乎有点winston被拷问时的味道:NOTHING is more precious than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重点落在nothing身上。
14.《索拉里斯星》
三星半,这个译本的语言好过几年前看的另一版。胶质海洋和无法用人类的逻辑理解的异星文明,以及奇妙的生命复制体和无数难以解答的问题,总觉得后来的《遗失的南境》系列里能看到一点这种设定的影子?
14.《群》
挺标准的“灾难电影文学”:来自海洋的大规模不明袭击(开菊兽是你吗?奥姆小王子是你吗?克总是你吗?),从吃细菌释放海底甲烷的虫群、行尸走肉爬上岸的神风特攻蟹,到吃人如撸串的虎鲸,一大半的地球都在和人类过不去。以美国为主导的力量集结起各种科学家开始研究对策,内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人物都太模板化了:野心勃勃的美军高层、浪漫主义的欧洲科学家、寻找身份认同感的因纽特裔和有美洲原住民血统的民间动保人士……次要角色立flag的时候都能脑补出标准灾难片的画面来。前半本灾难发展和初爆发时期的描写要好过后半部分,人物的平板化让后期很难对这些角色(如果还活着的话)产生什么感情。最后那个关于一个微粒在亿万年间的海底漫游的长篇大论过于俗套了。其实这故事就一句话:不保护环境,人类要倒霉!
15.《中国吃》
这本似乎是作者去了台湾之后的回忆,内容不外乎老北平老上海老广州之类城市的旧日吃食,外加对中洋烟酒收藏把玩的一些杂谈。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遗老”感很重的文字。
16.《库蒙的食人兽》
三星半。作者在印度多次解决食人虎的过程记录,类似猎人手记,但作者并非出于乐趣而猎杀这些动物。文中他曾多次强调,食人的猛兽背后必有原因,而野兽养成了不可逆的食人习性后,将其猎杀成了不可避免的选择——虽然这种对解释并不能减轻看到大猫死在猎枪下时难过,更别说还有不少因为吃了农民水牛而被杀死的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