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绝无可能——李笑来
昨天,特意去豆瓣翻了别人看这本书的书评,看到有一个人写了一句这样的评论:在享受轻松安逸的时候,预知到这可能是未来生活的成本。
这句点评在我看来很精髓。我们每天都在朝死亡离的更近,我们也不断在养身保健,期望自己能够活的更长,按说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时间才对。可是为什么我们每日里又要打发时间、消磨时间,希望无聊的时间赶快走掉呢?
这不是悖论吗?这不是时间的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第三章:现实
期望速成,从微观层面上看,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都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可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时间。
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总体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期望地速成的根源。
唯一的出路——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自评:
所以现在市面上有各种赚快钱的教程和课程,什么XX天XX课程速成,教你XX天赚XX钱,利用的就是人们期望速成,期望立马看到效果的心理。
但实际上我觉得每个人都知道速成绝无可能,但是大家偏向于相信奇迹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速成不可能,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字——换,即交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些人的地板是有些人的天花板。但是起点就是起点,尽管有不同,每个人都要从起点出发。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够借助已经拥有的足够的努力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技巧和经验),只要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以此形成良好的循环。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式似乎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要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在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自评:
有句话叫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这里的野心或者梦想就是“我要的”,而才华就是“我有的”,脚踏实地就是学习这一条路了,而且是唯一可行的路。
重点不是你有没有一手好牌,而是打好你手里已有的牌。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掏空的情况。
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动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一个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前行。划重点,一定要把问题记录下来。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生活中的种种现实,如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接受——不仅要接受,还有牢记;不仅要牢记,还有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自评:
现在的人哪有不焦虑的,老年人焦虑身体、中年人焦虑工作、家庭、婚姻,青年人焦虑爱情、工作......每个人每日都在焦虑中挣扎、修复,焦虑、自愈,循环往复。
最近自己的焦虑也是有点多,也越来越暴躁,每次都口不择言,事后又无比后悔,还是自己的问题。
和自己和解,承认自己的平庸,对自己说慢慢来,不要期望短时间内处境能有所改变,眼下能做的就是每天比前一天更加明白事儿,比前一天更好一点,在这些小确幸中肯定自己,不断给自己信心,才能看到希望。
从12.1号开始,因为参加了新世相的【晚安计划】,每天在23:00收到短信那一瞬间,心里是暖的,各种烦恼忧愁被这一条短信回血了。
我也坚持把这一条短信发给我的好友同学们,现在每个人都不容易,闺蜜们都做了妈妈,每天既要顾家还要工作,这些包袱比我沉重多了,希望这些短信能给她们、我们一些力量,撑过夜晚的黑暗,迎接次日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