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学者胡居仁:苟有恒,又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自从3年前回娘家第一次接触到亲戚的阿胶,才知道有微商这么一回事。
接触到微商之前,我的生活就是老公、孩子和工作。对工作蜜汁投入,就是自己愿意自觉加班到深夜去完成领导一句话的事儿,自己掏钱学东西,但是年底的各种荣誉各种奖
项还不如一个能力不如你,但是很会周旋人际关系的人。
我做的第一个微商产品是:手工阿胶。在孩子半岁的时候去姥姥家探亲,意外的看到舅妈在做手工阿胶,而且收入和利益还都不错,在她的几次三番劝说之下,我试着发了个圈,没想到就接到了20多单,一单的纯收入差不多100多吧。这第一笔2000多块钱的收入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生完两个孩子,老公不在身边,婆媳关系紧张,能在带孩子之余能够挣钱,真的是生活的强心剂和色彩板。
第一: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了解这个行业的规矩。
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可以是误打误撞,加上从来没有接触过做生意,本身在人际交往上就是短板,自己还有点文艺青年的小傲娇和玻璃心。
回到这个小城市以后,无意中知道这里已经行情不错,还有人做了五六年,第一时间就丧失了信心,然后开始把“师傅”当做救命稻草一样去询问怎么办。问题就在这里:这个“师傅”也是个刚入门的人,对怎么疏导情绪和抗压方面几乎没什么经验。
我呢?就像一个墙头草一样,听了这个经验丰富的“行业大师”的建议,从团队群里撤出来,自己跟着她干,她有渠道进货,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而我呢,就负责做好产品单项卖货就行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也趁着过年送礼那段时间,周围的朋友家人支持,挣了一点小钱。
很多时候就是成长到一定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其实所谓的“行业大咖”就是人家早就已经做好了布局,也明白我们这种“菜鸟”和“小白”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最大的企图心是什么,而跟你称兄道弟,好姐妹之类的拉关系,很可能只是应了那句话“我把你当姐妹,你把我当棋子”。
具体的过程我就不详细说了,最后总结的经验就是:我对微商这个行业规矩的不了解,其实到目前这个阶段来说,微商都是在网络或者社群闭环过程中完成交际过程的,还是需要团队氛围,需要战术指导,需要成功人的榜样作用。自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自己单干,会把自己干死,遇到困难只有自己去解决,很难坚持。
第二:做微商一定要选对你跟的人,教人做事比教人挣钱更重要。
在我这个亲戚知道我没有在她的团队里做的时候,对着微信对我各种飙脏话,我当时气愤之际,一直到现在我们几乎再没有说什么话。
回过头来想想,我自己的问题也很大,毕竟没有坦诚的和她交流过,也有点把她当领导一样,有点心理的惧怕。这就是我之前说的,真正开始做微商,第一个摒弃的就是“玻璃心”,因为像害怕领导一样惧怕,就不敢去跟她交流自己的困难和疑惑,而实际上,下级做的好,上级也能获利更多,这是相互成就的。
我后来知道她就是一个几乎没怎么上过学最后在某个技术学校混了个文凭之后,心里更是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打量。
比如,在我更换了“师傅”以后,她把这个事情像倒是非一样,到处告状,无论是家人还是这个团队群里,搞得我很被动,两个人的关系很僵,甚至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我现在过了三年以后,自己也成长了不少,联想到今天早上看到的那句话“闲的人才想倒是非,忙的人只管做事”,就是你所呆的圈子越小越低,能量场就越低,大家好想只有传递一些是非之事,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尤其是你这场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受害者”。
而当你处于一个高能量场的人,好像别人不需要说很多,就能让你醍醐灌顶。
在被脱离这个团队以后,我又陆续做了水果微商、社区团购和现在所在的微商群。后面几天会陆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