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打过网络游戏的话,应该知道人物会有“经验条”这样的东西,打怪做任务获得经验,一点点存储,最终涨到100%就能升级,获得更强的能力。但是现实世界,我们的经验条又在哪里呢?
收藏夹、笔记本,亦或是书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存储经验的地方,似乎各式各样的内容都有,如此满满的经验条,按理说应该能力也升级了吧?可是实际是,该不会还是不会,尘封的内容一大堆,翻起来的时候,除了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个,就是懊恼自己为什么找不到那个。
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对经验存储有一些误区:
1:总是盲目存储很多看起来很好的资料,而不是真正为我所的资料
2:只收集,不跟踪,不整理
要知道,经验存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好地运用。要将碎片化的零散经验,有结构体系的存储起来,才能打造有效的经验管理系统大楼。
那具体如何做呢?最重要的就要先打好地基,做好搭建前的预备工作,这里有两大原则:
一、确定存储方向,做到不盲目存储
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弄清楚需要存储什么内容,得到什么结果,应该输出什么。以职场人为例,可以通过两个角度进行需求分析:
1、内部需求: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外部需求:目前所处的职场环境需求
确定需求后,就能开始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个人职业能力圈,找到经验存储的方向:
1、方向一:有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经验——为内部需求服务
2、方向二:解决当前当前额业务或工作问题的经验——为外部需求服务
有了明确的方向,在经验存储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取舍,更聚焦的完善个人职业能力圈,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
二、及时分类筛选,做到定期整理
为了更好的重复调取和使用经验,在存储的时候就需要做好分类整理。每个行业要分出的类别都不同,但是总体就是两种:人和事。事物就是我们实践和学习中所积累的经验,而人脉就是来自他人的经验与资源。
第一种是对于事物的经验存储整理,有两个要点:
1、做好分类。分内的深度不宜超过三层,,一般是父-子-孙三层。其次是在分类中用好MECE原则,对每个类别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取好名字。一个好的名字,能帮助你更好的辨别文件,以及更快速的搜索出来。
第二种是对于人脉的经验存储,有三个方面:
1、基本情况
2、背景信息
3、联系过程
我们存储的其实是那个人身上拥有的经验,以及我们在互动过程中对我们有意义的片段。因为我们个人能力和经验是有限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他人的经验与力量,因此就要对人脉资源进行判断和更新。另外,如果能够全方位了解对自己很重要的人,那么与对方交流和沟通的效率也会明显提高,建立关系的可能性也更大,在关键问题面前,也能更快速的知道要找谁。
以上,就是做好经验存储的两大原则。经验存储的过程需要慢慢积累,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做,期间还是要切记: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做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存储当作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