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新来的小职员会对大家颐指气使?为什么在工作中侃侃而谈的青年才俊会在女生面前口吃连连?这其实都和他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自我设定有关。
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在不同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人在所有的场合都表现出相似的性格:在家里是爸爸的乖乖女,在学校是老师的三好学生。但也有很多人在不同场合的性格表现迥异:上一秒还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受气包,转眼回到家里却成了高高在上的小皇帝;或者在老板面前唯唯诺诺,下属面前却凶神恶煞。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或许认为这些人演技一流,善于伪装自己。可难道一个人真的可以靠演技来支撑一天的表现吗?
如果懂一些心理学知识你就会明白,这样的表现可能确实有表演的成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他们在不同场景中的自我设定不同导致的,而且这种设定并不能区分出哪一个更真实,因为每一个都是真实的。
到底什么叫自我设定呢?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最应该成为的,或者说自己最向往的那个角色。而这种内心深处的向往则直接和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人生观直接相关。一个小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可能内心永远住着一个大侠,那么他给自己的设定就会比平常人多一个打抱不平的要素。这样的人在街上遇见小偷的时候就更有可能选择挺身而出。但同样一个人,到了家里却成了个“妻管严”,那是因为武侠小说里很少描述家庭生活,所以他心里的大侠不会在家庭生活中出现,这个场景下他的自我设定角色很可能以他的父亲为模板,如果他的父亲是对妻子比较温柔的人,那么他很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丈夫就应该温柔对待妻子。于是不管在外面如何,一回到家里,他就开始扮演那个心中的温柔丈夫角色。
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很多事情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大家都觉得新来的小职员应该低调一些,但是说不定这个小职员心里面住着一个雷厉风行的商场大老板,于是在工作中,不自觉地进入大老板的自我设定中,行为举止并不那么恰当。而一些在工作中很强势的青年,可能在成年以后较少接触女性,他和女性打交道的模板一直是小学时那个一见女生就脸红的小男孩,于是每次见到女生就从内心深处回归到了一个害羞的男孩,这样的男孩本就应该结巴地说不出话才对。所以,下次见到一些在公共场合吆来喝去的中年男子,请你以怜悯的目光注视他三秒钟,那很可能是一个无法顺利切换自己角色的私企老板哦。
那么,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应该如何拿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尤其是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没有那些觉得不太对劲时候。这时,你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不自觉地代入了不恰当的角色,比如同事们都觉得你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言辞过于激烈。那么你是不是给自己在交谈中设定了一个辩论手的角色,并且把一些不应该在工作中出现的辩论技巧,尤其是一些攻击技巧带到了工作中,或者你觉得每次进入什么场景自己就会变得怪怪的,这个时候你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自动执行了某些角色设定,而且是不那么恰当的自我设定。
你看,人生如戏,原来指的就是我们每天都会不自觉地扮演心中给自己设定的那个“角”啊,而要想在人生舞台上好戏连连,一定要找准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才行。
当然,我们心中的这种场景设定也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反馈不断得到修正,小职员终究会成长为职场老油条,害羞的小男孩也终将在姑娘面前侃侃而谈。但,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