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拥有最丰富的技能、并且心理最强大的人。他们因材施教,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他们就像守护天使一样,润物细无声的付出,只为了启迪学生,使他或她终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很感谢我遇到过的这样一位老师,他很平常,没有给我带过任何课程,甚至我们有时候连语言都无法沟通。他是一个日本人。
大概16岁的时候,我有一个闺蜜,她是我的同桌。
就像现在每一个对明星着迷到忘记自我的人一样,她对于韩星的迷恋近乎于疯癫。
当《蓝色生死恋》红了全中国的时候,我的同桌对宋承宪着迷程度深深的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每天逼叨叨不停,话题无非就他的欧巴爱吃什么,爱穿什么。
上课,下课,吃饭,睡觉,没有停息。按照这个节奏,我被她严重影响。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我想出了一个分散她注意力的办法。
我装着无意问她:“你知道我们班对面那个日语班,换了新日本老师么?”
“真的么?帅不帅?”
“帅,特别像宋承宪。”
但事情没有按照预想的发生。一个噩梦变成了另一个噩梦。
她答应我不再强迫我和她一起追星,她要求我帮她追星。。
我参加了这位老师开设公益的日文阅读班。阅读班在他家,是一个简单的员工宿舍,走路只要不到5分钟,很方便。最开始我是带着闺蜜的使命去参加这种课外班的,不像其他学生确实在阅读,遇到不会的便和他讨论。我没有日语基础,全程干坐着只能看他。
作为老师,他一定觉得这个学生的行为太奇怪了。
作为人,他也一定觉得这个学生的眼神太炽热了。
老师并没劝退我。渐渐地我发现我开始不再因为同桌的原因而去阅读班了,完全是自己想去。
老师每次都坐在角落自己安静的看书,偶尔会用简单的日语和我交流几句。随着去得次数增加,我对日语有了一些兴趣,慢慢的也对日本的文化,日本的人文都有了兴趣。
老师的家具和生活用品简单,颜色单调,摆放整齐,当时几乎在任何一个亲戚朋友家都没有见识过如此的干净。一直以来我都以为那样的房间一定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但多年后,我终于在一个地方又看到了,那那地方叫无印良品。
每次借阅书本的时候,都会在书架的边缘上看到一排小字,上写着“请放回刚才拿的地方”
。即使是杂志也每期都按顺序摆放。卫生间除了无法去掉的铁锈以外一层不染,窗台挂的衬衣白到没有朋友。
一年之后,因为和他频繁的交流,我从一个没有日语基础的人到了简单对话无障碍的阶段,不仅如此,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文都不在陌生,对将来的人生规划也更加的清晰和远大了。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如果没有这位老师,只凭固有的信息来源和日常学习,绝不会有更大的眼界和梦想的。
而我的闺蜜早就有了新的爱豆。
因为出于自己的兴趣所致,渐渐的我和老师的距离拉近了一些。他是我见过唯一的一个不会生气、不会说不的人
,即使在尴尬也是笑笑过去。
有次他把双腿盘上四脚板凳上,稳稳坐了一个小时。我表示很意外,他便教了我正确的日本坐姿。
还有次阅读班只有我一个人,他看着看着书,忽然放下书和我聊起来。他用书签仔细的将书本夹起好,然后忽然就说起,他刚来中国的不适应。
因为当时我也正处在第一次住校的不适应和无助期,所以我马上问他“那时候你该怎么办呢?给妈妈打电话么?”
他说“并不是,我只是卷起被子自己哭了起来。我想打给妈妈除了让她操心以外,也没有其他作用。成长里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坚强。”
看着他的眼神,忽然意识到老师是在安慰我,并用自己的方式教育我如何面对无法面对的事情。
老师对我特别亲切,我们越来越熟悉,有时候一起看日剧,有时候一起去逛公园,吃饭,或者去咖啡店点杯喝的,然后给我讲咖啡的冲泡的方式。但毕竟那时候自己年纪小,老师也有自己的职业标准。所以我们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已。
再后来他因为工作期结束回国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而我之后有经历许许多多的老师,刚开始每逢节日还会给他发邮件祝福。慢慢的随着大家越来越忙,便疏远了。有一年海啸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问候他怎么样了,得知他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没有被灾难波及。内心特别为他开心。
教师节的时候,忽然又想起来他。即使他只是我参加的一个阅读班的老师,但确实是身体力行和个人魅力给我人生启示最大的老师。非常记挂他的同时也非常感谢他。
每年的九月十日是教师节,也正好是新生开学刚刚适应的时间。
在这里祝所有教师节日快乐,希望每一天你们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