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是西安的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即“年成”。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这个年,数不清的中外游客慕名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寻找最具年味的长安,寻唐诗宋词下的浪漫,寻秦腔古韵,寻找陕西最地道的小吃,寻找大唐盛世灯火琉璃璀璨色。虽然渲染了厚重的年味,但也形成了景观里的人山人海,所以也阻碍了我们前去赏夜色享盛年的脚步。我们在静静地等待时机,只要有风吹草动,我们就会融入古香古色的古都。早晨,二姐说她下午要和闺蜜去大雁塔游玩,顺便再看看夜景。一下子搅动了貌似平静的心绪,在家里开始坐卧不宁。一直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陈强说走吧,咱进长安城。
坐205公交车,途经西南城角,陈强说就从这里下车,一路徜徉到西门,钟鼓楼广场和南门。跳下车就感觉一刹那穿越间,今夜仿似时间的隧道将我们带向气象万千的古长安。“灯影长安夜,人间小团圆”,这里是盛世长安西南城角,五彩斑斓的灯光呈现出华丽无比,美伦美奂的夜色。无论你是与友人漫步,或是亲人团聚,或是牵着儿女的手,这场灯会都会给你视觉的盛宴,刷新着你对西安的更多认知,刷新着你对唐代繁华的更多了解。千万盏灯在夜幕中呈现妩媚之色。亭台楼阁与灯合为一体,映着水,变幻朦胧迷离,使人分不清是梦是真。河道两边被形色各异的华灯填满,空隙里穿插着茁壮伟岸的大树,光怪陆离,树影婆娑,美丽至极!古韵华章书写今夜新春喜庆。流光溢彩间仿佛忆起前尘往事,或许,唐朝时的我,也曾在这里驻足过。穿越安定门,走进了唐风古韵古长安。
夜幕下的古长安古香古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时竟不见了陈强的身影,想联系又没带手机,一下子心急如焚。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小伙子热情地招呼我,阿姨,不着急,用我的手机打电话。铃声响过,抬头就看到陈强一脸着急地向我走来。继续坐公交向钟鼓楼广场行驶,车箱里一对父子的交流竟使我晃若隔世。只听父亲大声问儿子:成语“晨”后面是啥字,“暮”后面接啥字?儿子可能害羞,唯唯诺诺不知小声在说什么。父亲又问了,晨钟暮鼓哪个在东边?哪个在西边?听口音像北京来的游客,大年间来寻找长安古城古风古韵的。从广济街下车,斜对面就是鼓楼,隐匿在树影婆娑的霓彩后,朝东路中午五彩缤纷的楼阁就是钟楼。成语晨钟暮鼓的典故就发生在此。敲钟击鼓,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老百姓都习以为常。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写《李娃传》提到:“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一禁,即夜禁。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今天,晨钟暮鼓已是西安古城中心,走到这里东西南北辐射四条大街,西大街至今依然保留唐风古韵,平时就有夜色到长安的感觉,只不过今夜恰逢大年间,更加重了浓郁的古香古色。我们在开元商城的高台上,选择不同角度将钟鼓楼留在镜头中,尽享华灯缤纷的盛世华章。
我与西安城墙邂逅于晚上九点,华灯璀璨,此时的永宁门城墙有两条巨龙盘绕,城门映射着镭射灯光,新年的喜庆,新年的西安,竟然有这样大气磅礴的美。这座城池经千百年修护,延至今日,庇佑着这一方百姓的平安。如今西安城墙早已成为西安一景,融入到长安城里,用无声的坚毅告诉过往的人们,千年不过一瞬间,城墙所记载的过往折叠了生命,映衬了时光。
城墙亦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主城门有长乐门,永宁门,安定门,安远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流光溢彩中,西安城墙映着十三朝古都的华丽与沧桑,彩灯闪烁着依稀“幸福中国年”的吉祥语,迎接着已亥猪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