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经典入门》:重构社会认知,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也是一种观察方法。它既研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探讨个人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上对机会的影响。与每个人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这部社会学入门通俗读物由美国大学教授乔恩.威特所著。全书将经典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启发并教会我们学会用社会学的视角看待世界,思考社会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并运用社会学想象力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化的发展,贵族制度的衰落,民主制度的传播促使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从宗教观转向科学观。

社会学孕育而起,开始致力于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不平等,揭示隐藏在社会运行和日常生活背后的深刻规律。

有的社会学家主要聚焦于宏观社会学研究,着眼于整个社会或整个文明,以及广泛的社会力量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比如,迪尔凯姆、马克斯和韦伯。

有的社会学家采用的是微观镜头,自下而上开展研究,属微观社会学。主要聚焦于小群体的研究以及一个人的经验和与他人的互动对说话、行为、思考和感受的影响。

具体来讲只指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不同的自我。比如:在课堂上,会表现出严肃的一面;在聚会中,则看来活泼又轻松。

那么,日常的互动如何塑造了我们是谁、我们想什么、我们如何行动?作者在“自我和社会化“章节中更深入地讨论了社会学家戈夫曼等人的思想。


人类生活多样而复杂,有关社会学的宏观或微观理论和阐述已富有多样性。作者提纲挈领,将我们带领到扇门下,学会以社会学家的视角来探索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和行动。这些问题包括:

社会秩序是如何维持的?

权力和不平等如何塑造结果?

互动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群体成员身份(阶层、种族和性别)如何影响个人机会的获得?

社会学家回应的方式?

全书的每个章节都是对以上个问题具体的阐述,延伸至个核心主题:文化、社会化、经济与政治、人口、健康与环境、家庭、全球不平等……

同时,作者也将社会学的三大视角穿插其中,让我们能快速搭建概念性的框架,抓住各个社会学家思想的关键。包括:

功能论:强调社会秩序。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帕森斯、莫顿

冲突论:关注不平等。代表人物:马克思、杜波依斯、巴尼特

互动论:强调我们的日常关系和沟通的重要性。代表人物:米德、库利、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或正在经历的深陷刷短视频的行为,职场996的模式,网红餐厅排队现象,又或是听到的、知晓的“时间贫困”“囚徒困境”“工具理性牢笼”等说法/理论,无不与社会学知认相关。

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说:“社会学的使命不仅是解释世界,更是改变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