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好人
一
我发现我不是太有志气,或者只能怪现在眼前的功名利禄诱惑不到我,想想我这样不是很有志气的人,这些是应该足够诱惑我的,不曾想,这傻逼一无是处,野心还挺大。
但我又想,继续游荡下去的话,会跟傻子一样,把所谓的价值只贡献给自己,只愉悦自己,自以为豪的想着无需公众的认可,那就是傻子,就算你终于忍不住在马路上咆哮几声,人家还是把你当做神经病处理了。就像海大波今天遇到的那个年轻“疯子”,十年前,大概他也试想做好准备当一个思想家或者哲学家。
又或者那位一年到头穿一身厚衣裳的中年妇女,戴着很好的耳机,用着平板,一个黑色背包,常常坐在没人的通道的靠背凳子上,斑驳的各类污滞在那条发白的裤子上。
二
我想起那位在上海路边遇到的,没有照面的少妇对她娇滴滴声音的女儿说的,我们工作了,人人工作了,社会就会不断的变好。
多么有前瞻性的带有希望的阳光想法呀,多么可爱的人呀。
于是我觉得我该去发挥出我的价值,每个人或多或少是有价值的,不是说他有什么才华,而是他正在做什么事有利于大众,不是有利于某个组织,不是所谓的“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那帮人,或者说绿林草寇。而是有利于大多数人,哪怕随便的种棵树,修个路,修个桥,可为什么说这个社会并没有太正确的方向上发展呢,因为连你想做的这些小事都是他么的变成利于某个群体,比如绿植公路护林团队,比如某个城建,比如某个慈善机构所谓的义工活动,全像是被当傻子一样利用着。那份本心,初衷没有了,参杂了任何的“顺带”的想法都是龌龊不堪的。于是找不到我能为大多数人做什么小事,因为我没有太多志气,没有太多才华,干太多轰轰烈烈的事。
于是我想到了我还是为一些身边的人先做出一点实事来再说吧,比如为外甥女修个风车,比如带她认识一两个汉字,比如为父母操点心,哪怕问候几句,聊聊天,无关风月,无关外面的世界。
三
以前我妈总会在关键时刻怪我爸没有像别人的父亲那样给我“指导”,比如报考什么大学,比如找什么工作?考研不考研?这样的大事时刻。在某种意义上,我是自闭症患儿,我们家庭电话沟通似乎只需要问候三餐,衣暖,无需谈什么时候出苹果八,哪款游戏好玩,新出的什么奢侈品,外面的世界流行什么…
我习惯这样的生活,我也挺感激家人给我保持了一个原始的状态,让我自己瞎折腾去画自己的人生彩图,走自己的人生轨迹。完完全全的做一个小孩儿,青年,成年人,去感受一切自己所应当感受的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颜色,一个人的喜乐悲欢,霓虹灯和星星的颜色、差别…
四
今天下午来了两个“神经病”一样的客人,挺让我诧异的,可他们不像神经病,分析很有层次,也有先后,无论他们分析的内容是否完全正确,谁能第一面就分析完全正确的关于你的事呢,神棍嘛?那模棱两可的万能的套词嘛?
但就于他们的“分析”本身来说,他们是实在人,哪怕是实在的“神经病”。
我想起昨天写的一个有趣的思维:“就是原本一斤带梗茶叶如果是500,一斤挑出七两梗,那么茶叶价格应该是500/0.7=710左右,传统思维里,我们会认为茶梗不值钱,丢掉,并且愿意请人工挑茶梗,认为只要从茶叶售价调整价格就好了。但反过来想,三两茶梗就是210左右。一斤也是七百。
那么这里就是正能量了,不要认为自己是“茶梗”,就不值钱,要自信自爱。也不要觉得别人是“茶梗”,不值钱,要学会尊重,同等生命。”这是我昨天其中一条朋友圈内容。
五
天桥上开始没人了,限行的车辆让马路似乎宽敞,可没有一刻间断,奔波的人群削尖脑袋为大众奉献价值去了,当然也有大部分人像我“叛反”为小众人谋起“私利”。
用刚才的一条想法结束这个荒诞的不成立的非双向辩证论题吧:突然想到《小猪佩奇》里有一句挺有诗意的台词,猪爸爸和佩奇说,雾,是地上的云。
地上的雾是天上的云,想想,多有诗意。一只猪都能说出这么有诗意的话,我们做不来人的话,先做猪开始吧。奉劝一些“文化人”。
2017.5.27 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