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写预习过程的感受:
在预习时因为在共读之前,由于不懂阅读方法,就从第一章开始读的,已经读到底层逻辑章结束,今天老师说下次共读要检视阅读第一部分,我看看自己的进度,因为对检视阅读还不得要领,就按照自己的进度接着看了第七章,没有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只是读感兴趣的。
让我get到一个点,就是那几个评价艾伦和本的形容词的结论,我在看完形容词,根据之前的内容,自己联系之后的结论,假设是因为光环效应的原因而会选择更喜欢安伦,其实本的评价和他的一样,只是因为形容词的顺序不同,却会有不同的选择。我的假设和作者的几乎一样,看到自己的假设和作者的几乎相同时,自己内心是兴奋的。
台版里面是月晕效应。
其实等我在工作的空闲,想想我的假设也使用了光环效应的概念,也被偏见所迷惑。
关联案例:
通过检视阅读,来说说在共读之前的一件事情。
我陪孩子去上兴趣班,有个家长也和我一样,每次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那里,经常性的在休息区等到孩子课程结束。由于时间长了,我们两个家长熟悉起来,也相互添加了微信。
在5月份的一次周末,我们把孩子送到教室,就来到了休息区,我们两人开始闲聊了一会,后来聊到了学习上。由于有了微信的关联,她对我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知道我一直在学习,还说挺佩服我的。后来就聊到了阅读,她说她不喜欢看电子书。说到这里,我也开始和她一样,之前对电子的阅读器有偏见,其实是因为大多数的人说手机看多了会伤害到眼睛,所以更加深了自己不喜欢看电子书。
分析分析自己为什么后来疯狂的刷电子书的原因:有一次听到李笑来老师的微课,他当时讲的就是如何阅读,其中说到他基本看电子书,因为他被纸质书划伤过手指。李笑来老师还说了关于电子书阅读根本不会影响视力下降,因为人的大脑和眼睛就相当于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屏是一样的功能,你的CPU速度高,眼睛就要看的快速,这两者是相互匹配的。
由于我其实内心是想看电子书,又由于大家说对眼睛有伤害,就为了迎合大家的看法就不去看了,但是听到李笑来老师的观点,我一下子激动了,因为他的观点还是被我接纳和认同的,就像孕妇效应一样,只是需要一个被说服的契机,于是就开始了疯狂刷电子书的阶段。
通过阅读《思考,快与慢》在回想这件事情,其实是因为系统一的月晕效应,在自己对笑来老师有个很高的评价,那么也就增加了他的观点的可信度。系统一就会给系统二建议,系统二就采纳了系统一的观点。
现在理性分析,看电子屏幕肯定会伤害眼睛的。只不过不同的人,操作系统不同,伤害度不同而已,所以在看电子书时要适当的休息,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还是要好好保护的。
(台版)检视阅读第一部分:两个系统
其实在看的时候感觉很简单,就启用了系统一的直觉,系统二直接偷懒的方式检视阅读完成。就没有很好的思考。
1、 第一部分在讲什么?
解释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围绕“系统一和系统二"展开,系统一是自动化的运作,它会持续的给系统二建议,给它印象、直觉、意图和感觉。一经系统二认可,印象和直觉会转为信念,而行动便化作自发的行动,当一切进行顺利,系统二会采纳系统一的建议,系统二常常照单全收。
系统一遇到困难,就呼叫系统二,系统二一般会动用到注意力去做费力的心智活动,包括复杂的计算。系统二的运作通常都跟代理人、选择和专注力的主观经验有关。
系统一一直使用捷径来看待问题,它不受自主控制,这都是非理性及懒惰的表现。虽然觉得很多理论醍醐灌顶,可是又是会觉得这就是人性,因此我们无法躲避而感到手足无措。
系统二忙碌且筋疲力尽、它也是懒惰的,
2、 第一部分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是用什么逻辑构成的?
由9个部分构成的,分总的逻辑构成的。
3、第一部分是否值得分析阅读?为什么?
值得分析阅读。因为主要讲的是系统一和系统二是怎么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系统一和系统二控制操作之间的差别,让读者看到链接记忆这个系统一的核心,如何为我们世界中任何时刻所发生的事件持续建构一个完整又合理的解释。在直觉思考之下无意识和自动化历程的复杂性和丰富度,作者尝试给于比较好、比较有意义的解释。
4、和自己的关系是什么?
和自己关系密切。因为通过对本部分的检视阅读,知道了很多司空见惯的例子我们一般都是启用系统一的直觉判断,而系统二是特别懒惰的,一般也会在系统一的建议下采纳系统一的建议。我能从中更清晰的看到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工作模式,对我后面做判断时要理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