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晚年快乐的老人,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和蔼可亲,和蔼可亲,与人为善。
由于善良,他们与孩子相处时,不会使孩子感到为难,只会使孩子想要亲近他们;因为善良,他们在婚姻生活中,不会使伴侣感到愤怒和不安,只会使伴侣想要牵着他的手,共度余生;因为与世无争,他们在与朋友交往时,不会使朋友感到尴尬,因此,朋友大多都乐意与之交往。
常言道,人心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
有的老人,年轻时脾气暴躁,容不得别人,以致使身边的人都感到寒心,这样的老人,即使到了晚年,也不会有人愿意与之交往,他们的晚年生活,自然是很难得到幸福的。
有一天,我在邻居家遇到了一位73岁的老人,这个老人性格温和,晚年生活也很幸福,我问他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快乐,他说我晚年生活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我知道,人在年轻时对三个人都很好,到了晚年,这三个人自然也会对我好,那些晚年生活不幸福的人,往往也都是因为年轻时没对他们好,所以,即使他们晚年凄凉,也不值得同情。
那老头儿说的这三个到底是谁呢?老人在我的追问下慢慢地走过来。
一个人:你身边的朋友。
老头子说,到了老年,身边连个朋友都没有的人,大多是生活得很不快乐。
到了老年,能有几个志趣相投的老伴聚在一起,玩一玩,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是,这种幸福,却不是每个老人都能拥有的。
我们所说的友谊,应该是互相尊重,懂得互相帮助,但是,有些人,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只想向朋友索取好处,而不愿为朋友付出,这样的人,是无法赢得别人友谊的。
青年时期不懂得尊重和帮助朋友,不懂得善待朋友的人,到了老年,自然也不会有人愿意与之交往,没有朋友的人,老年大多不会很快乐。
另一种:结婚的伴侣。
老者说,年轻时对婚姻伴侣不好,到了老年就很难得到幸福。
常言道,少来老夫妻。除父母外,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们婚姻中的伴侣,可是,父母毕竟不能陪伴我们一生,伴侣却能陪我们到老,所以,要想晚年过得快乐,就必须懂得善待年轻时婚姻中的伴侣。
有的人,年轻时不顾家庭,不懂得把心思放在家庭上,天天只懂得在外面花天酒地,伤害了婚姻中妻子(丈夫)的心,这样的人,到了晚年,也很难得到妻子(丈夫)的关心。
老年时能快乐地生活的老人,大多懂得在年轻时,善待婚姻中的伴侣。
三:我们的孩子们。
老者说,年轻时不懂得善待孩子的人,到了老年,孩子也不愿意照顾他。
人过着幸福晚年的生活,大多是儿女孝顺,子孙后代抱膝而立,没有什么比这种天伦之乐,更能使人在晚年得到安慰的了,可是,有些老人,年轻时不懂得善待子女,等到年老时,子女也不愿与之交往,这样的老人,到了晚年也不会得到幸福。
我有个朋友,他的父母从小就对他不屑一顾,他初中毕业后,就独自出去打工,他一个人在外打拼多年,父母连一句问候都没有,这让他感到很寒心,几乎不愿再和家人来往。
一直到有一天,他年迈的父母找到了他,希望他可以养活两个孩子,可是,我的朋友只愿意每月固定给两个孩子生活费,而不愿和两个孩子住在一起。
尽管我没有问朋友为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伤痛,一个没有爱情的家庭,不过是一座空荡荡的房子,这样的地方,谁也不想回去。
因此说,晚年快乐的人,一定知道在年轻时,要善待孩子,让孩子快乐地生活,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了,才会愿意亲近父母,陪伴在他们身边。
七十三岁老人说,晚年快乐的人,多为和蔼可亲、和蔼可亲、与人为善之人,他们知道年轻时要善待身边的朋友、婚姻伴侣、自己的孩子。
人心是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所以,一个人要想活得幸福美满,就要懂得在年轻的时候对别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