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国庆仅有9天,虽然你还身在单位忙前忙后,但放荡不羁的心是不是早已畅游天下去了?但又想到各景区井喷的游客、高涨的费用和拥堵的交通,是不是又在纠结,这个十一到底应该是去景区看人头还是应该呆在家里玩手机?
有没有一个地方只需片刻即达,就可以让你远离城市的喧嚣,更亲近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触摸一草一木一树一花;
有没有一个地方好玩好吃,可以让你甩掉手机带来的桎梏,更珍惜与亲朋的面对面交流和浓浓的人情味;
有没有一个地方费用不贵,可以让你忘却生活的重压,更怀念淳朴的乡村和宁静的小道。
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虽然简单,却让人质朴自然,不忘初心。
这样的地方,其实在我们娄星区城区周围俯拾皆是,小编在娄星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地陪同下,披沙拣金来给你推荐其中十处。
今天我们要给你推荐的是枣园生态农庄。
枣园生态农庄其全名是湖南省娄底市枣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枣园生态农庄只是该公司的一个餐饮部。农庄占地80亩,主营休闲、垂钓、餐饮、瓜果蔬菜、花卉苗木和农作物种植及销售等。
枣园生态农庄位于万宝新区,湘中大道与甘桂路环线交汇处往石埠大桥方向前行,再距离石埠大桥尚有500米左右的距离时,便可看到枣园生态农庄的醒目招牌。
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后,现在开始继续我们的枣园生态农庄游记。
直插天际的松树群
20日,我们一行8人,在市国土局转盘处汇合后,开始出发前往目的地。在经过十分钟左右的车程后,我们顺利抵达了枣园生态农庄的小山下,车子开始爬坡,山路并不陡峭,平整的水泥路直接联通到了农庄宽敞的停车坪里。
“好大一颗的松树啊!”“这么多?”车子还未开进停车坪里,马路两侧6\7株高大挺拔,直插天际的松树引得我们阵阵惊呼,在我们还未平复心中的惊讶后,停车坪旁茂密的山林中数十株与马路旁近乎一模一样的松树更是惊诧了我们的双眼。
目测这批松树,直径有60-70厘米,高有近三四十米高。“这样高大挺拔而又成群的松树在森林里也很少见,为何这里会出现一大批?”我不解的问道。
“我老家有种讲法,松树要想长得又高又大,必须迎风靠山!”看到我迷惑不已,同行的谢记者将他心中的答案告诉了我。
迎风靠山?我环顾四周,靠山是的,迎风呢?“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迎风口,夏天山上比山底凉快好几度,冬天寒风一吹,冻得人直哆嗦。”公司的总经理刘强笑着告诉我们。听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感受到了山风阵阵,迎面吹来的凉爽。
“这些松树,长这么大,有点年份了吧?”
“自我生下来,有记忆起,它们就已经生长在这了。”刘强一家就是当地的“土著”,打小就和村里的伙伴们在这片青山绿水间嬉戏打闹,扯过竹笋、摘过桑葚、钓过“苦巴屎”……
大学毕业后,他怀揣创业梦,看好农林业发展前景,在父母的帮助下,承租了这片土生土长的青山绿水,平整土地、修葺房舍、饲养家禽、修整鱼塘,将原来杂草丛生,没有太多经济价值的山林打造成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松风水月、果树飘香得可以观光、休闲的生态农庄。
好玩又好吃
在刘强的规划下,30亩的果园基地已见雏形。娄星区林业局帮他建立了葡萄实验基地,设立了技术推广站。除了葡萄,他还种上了杨梅、桃子、西瓜、枇杷和梨子。“让果园四季飘香。只要果子熟了,我们就在果园入口插上一块告示牌,比如“西瓜熟了”,游客看到告示后,就可以去西瓜地里体验一把挑西瓜、摘西瓜的感觉。
除了常见地摘果子、摘蔬菜、钓鱼、棋牌、烧烤和餐饮,刘强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场地,安置了一批健身器材:划船器、散步器、跷跷板、上臂牵引器等等,还添置了乒乓球台。他希望来游玩的客人可以有更多的项目选择,公司的员工也可以借此缓解一天的劳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然而除了这些,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农庄里有一条依山而建的环形山间小道。小道还未全部修缮,松软的黄土地上覆盖了各种不知名的落叶。在坚硬钢筋水泥城市踩习惯了的我们,将厚实而稳健的脚步深深地踩在落叶与黄土上时,脚底瞬间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啪啪”声。
这声音,似多年未见的好友,不打招呼,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我的童年。那淳朴的乡村、宁静的小道、路边的野菊、香喷喷的柴火饭……无不让我万分怀念。我们欢快的将双脚尽情地踩在落叶上,像聆听一首天籁之歌,不断追逐和享受着这“啪啪”之声。
登至小道最高处是一平台。平台面积不大,仅可摆放一小凉亭,但平台上的风景大美。四目远眺,蜿蜒远去的孙水河尽可一收眼底;宽阔的S209省道似彩带般伸向远方,不知所踪;只有城区的一栋栋高楼似笔挺的士兵,一动不动地忠于自己的“岗位”。
“吃饭啦!”也不知我们逛了多久,山底下传来了开饭的声音。来之前,早已听闻这里的美食所取的原材料是原生态,纯天然绿色。厨房掌勺的师傅更是能炒得一手香喷喷的好菜。在无限的期待中,我们快步向餐饮处走去。
我们就餐的包厢很大,区域功能也划分完善。电视、棋牌桌椅、空调和沙发等一应俱全。菜很快上桌了,是我们常见的几个家常菜:炒鸡、水煮鱼、南瓜藤、油豆腐……
果然,这里的每一道菜都很“绿色”,除了油盐,基本上吃不出其它佐料的味。我们8个人,稍稍谦逊后,很快暴露吃货原形,各个如风卷残云般把桌上的饭菜吃得一干二净。
吃完饭后,我们稍作修整,又继续与老板东扯扯、西扯扯,聊了会天。不多久,天已快见黑,我们起身告辞,准备打道回城。
走到停车坪处,又一阵山风刮来,真是天凉好个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