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年,习近平同志带领宁德党政机关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
一、构建宣讲体系、创新宣讲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新征程上,要抓好新时代基层宣讲队伍建设。统筹整合体制内外资源,建立理论专家、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多层次、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理论宣讲员队伍,构建新时代基础理论宣讲工作格局,构建完善新时代基层宣讲体系,加快构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先锋模范讲奉献、创业者讲创新、青年人讲传承”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体系。二要创新宣讲方式方法,提升基层理论传播阐释力。紧扣“在哪讲、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久”关键环节,突出大众化宣讲、通俗化阐释,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土”味话语,用心、用情、用力传党音,润民心,夯实基层理论宣讲根基,切实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菜单式”宣讲服务,提升宣讲效能。
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三、“下”而有为、“下”必有为,提升新时代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深入基层,提高领导机关的办事效率,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源头,把矛盾消弭在萌发状态;同时,要积极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改进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积极主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要“下”而有为、“下”必有为,促进基层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