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房子是囚人的》
人活在世上需要房子,人死了也需要房子,乡下的要做棺、拱墓,城里的有骨灰盒。其实,人是从泥土里来的,最后又化为泥土,任何形式的房子,对人意味着什么呢?有一个字——囚,是人被四周围住了。房子是囚人的,人寻房子,自己把自己囚起来,这有点像投案自首。
当一座房子被人占有,四面合围,就成了“囚”的姿势。房子是不会主动囚人的,所以作者讲房子囚人时,讲了许多人“自个儿寻囚”。
字形作为一个方面,并不能完全解释作者为什么把房子和囚相关联。那么,还有什么原因说房子囚人呢?
文章里提到水泥墙阻隔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融;一些畅销书将高额房贷视为阻止青年投资自身的脚链;电视节目中不乏被房子绊住,而无法出走的追梦人……
对于把家奉为避风港和安乐窝的做法,作者直接揭穿人生烦恼的底色:家和窝从不确保安乐、欲望和烦恼往往相继膨胀、生命的快活,向来无关贵贱贫富。
在作者眼中,“家是在广大空间里把自己囚住的一根桩”,而人们“越是贪恋,越是经营,心灵的空间越小,对社会的逃避性越大”。
人为什么都要自个儿寻囚呢?没有可以关了门、掩了窗,与相好谈恋爱的房子,那么到树林子里去,到山坡,在有洁净鹅卵石的河滩,上有明月,近有春风,水波不兴,野花幽香,这么好的环境只有放肆了爱才不辜负。可是没有这个房子,哪里都是你的,哪里又岂能是你的?雁过长空无痕,春梦醒来没影,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属于你,就是这房子里的空间归你。
我不认为囚人是房子的天性。作者在文中写道:房子里,随心所欲地布置了,在外做什么职业,在内就表现出什么风格,或者在外得不到的,在内就要补上。从这一点上看,比起禁锢自由的怪兽,房子更像是人们心灵空间的外在体现和延伸。
对汲汲于利者而言,房子理应跟从他们的地位——身价高昂,房子便力求奢华。
对追求朴素的心灵来说,箪食瓢饮的生活,便足以匹配持静守神的人生。
物欲无穷而被外物拖累、心灵不得自由者固然有,居于陋室仍精神丰盈者却也尚未绝迹——对后者而言,房子诚然是身心休憩之所,哪里谈得上“囚”呢?前者之所以被“囚”住,也并非受累于对房屋设计的苛刻与执着,却是达成所愿后又不满足。
房子不会对人叫嚣自己生来便应碧丽堂皇,是人自己没房时想房,得了“囚”又生出别的求,求不得还要生怨,好似全然忘了求囚与否全可由自己决定,哪有那么多不得已的不自由呢?
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做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见了佛像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
并非在此宣扬人人都该心如止水、无欲无求,只是在为心中所求受累之时也应想到,自己一直都有放下执着这个解放心灵的选择,否则真要如作者所说,“人不能圆满,圆满就要缺,求缺着才能平安”。
有房没房,好房坏房。
知道房是房,你是你——人就从“囚”中自由出来了。
谢阅。